杜紫微的意思、杜紫微的详细解释
杜紫微的解释
指 唐 杜牧 。 杜牧 曾官中书舍人, 唐 中书省又称紫微省,故名。 唐 郑谷 《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 张生 故国三千里,知者唯应 杜紫微 。”
词语分解
- 杜的解释 杜 ù 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杜梨”,亦称“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 阻塞(?),堵塞(乮 ):杜绝。杜塞(乮 )。杜门谢客,防微杜渐。 〔杜撰〕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
- 紫微的解释 .即紫微垣。星官名,三垣之一。《晋书·天文志上》:“紫宫垣十五星,其西蕃七,东蕃八,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大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主命主度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送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之作三
网络扩展解释
“杜紫微”是对唐代诗人杜牧的别称,这一称呼源于其官职与唐代官制特点的结合。具体解释如下:
-
词义解析
“杜”指杜牧,“紫微”代指唐代的中书省。因杜牧曾担任中书舍人(隶属中书省),而中书省在唐玄宗时期改称“紫微省”,故时人以官职雅称他为“杜紫微”。
-
历史背景
- 中书省是唐代中央核心机构,负责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地位显赫,多由文学造诣高者担任。
- 郑谷《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中“知者唯应杜紫微”一句,印证了这一别称的文学渊源。
-
文学意义
该称呼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官职与文学成就的双重推崇,类似别称如“杜樊川”(以杜牧的故乡命名)也体现其文学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杜紫微》是一个汉字词语,有以下解释和相关信息:
意思:《杜紫微》是一个古代典籍的名字,原本是道家经典《道德经》的其中一个注解,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道家经典的称呼。
拆分部首和笔画:杜(木字旁 + 又)、紫(糸字旁 + 院)、微(彳字旁 + 灬 + 小)。总共的笔画数是16画。
来源:《杜紫微》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典籍中,作为《道德经》的注解之一,称为《杜注》。《杜注》后来逐渐扩展内容,成为一个独立的典籍,称为《杜紫微》。
繁体字:《杜紫微》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汉字的书写形式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古代的《杜紫微》可能与现代写法有一定的差别。然而,由于古代《杜紫微》并不存在作为一个独立词语的使用,因此很难找到其准确的古代写法形式。
例句:我正在研究《杜紫微》,其中有许多深奥的道家思想。
组词:杜学、紫微斗数、紫微星盘等。
近义词:道德经注解、紫微学。
反义词:非杜紫微。
别人正在浏览...
安贫乐贱扳缘班长暴白抱诚守真弊陋冰斧牀帏出客单车打听电势差斗辟独脚五通负芒披苇付之一炬告导膏粱纨袴公所毂毂果木合法轰醉候听江际积压技勇决败沮恐埳室跨带夔旷来同老羸老人六喻毛纺弥旬哪怕暖姝芘芣凭熊迁凑顷刻之间穷戚去耦趋让砂锅沈思熟虑室温师专拭眦水厄泰山刻石王建万口一辞乌拉草污佞仙迹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