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蚌生珠的意思、老蚌生珠的详细解释
老蚌生珠的解释
喻人有贤子。亦称颂人老而得子。 汉 孔融 《与韦端书》:“前日 元将 来,渊才亮茂,雅度弘毅,伟世之器也;昨日 仲将 復来,懿性贞实,文敏篤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元将 、 仲将 , 韦端 二子 康 诞 的字。《北齐书·陆卬传》:“ 邵 又与 卬 父 子彰 交游,尝谓 子彰 曰:‘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唐 白居易 《见李苏州示男阿武诗自感成咏》:“自怜沧海畔,老蚌不生珠。” 宋 苏轼 《赠山谷子》诗:“笑君老蚌生明珠,自笑此物吾家无。”
词语分解
- 老蚌的解释 对有贤子者的誉称。《南史·王珍国传》:“﹝ 王珍国 ﹞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 武帝 雅相知赏,谓其父 广之 曰:‘ 珍国 应堪大用,卿可谓老蚌也。’”《南齐书·王广之传》作“老蜯”。参见“ 老蚌生珠 ”
- 珠的解释 珠 ū 蛤蚌因沙粒窜入壳内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逐层包起来形成圆粒,乳白色或略带黄色,有光泽,可做装饰品,亦可入药。称“珍珠”(亦作“真珠”,简称“珠”):珠蚌。珠宝。珠花。夜明珠。珠玑(喻优美的词藻
专业解析
"老蚌生珠"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释义与出处
"老蚌生珠"字面意思是指年老的蚌孕育出珍珠。在汉语中,它主要用来比喻:
- 晚年得子:指人到了老年才生育儿子(通常指儿子,有时也泛指子女)。
- 老年有佳作/成就:比喻年纪大的人仍有杰出的才能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典籍。东汉魏伯阳所著的《周易参同契》卷下就有“老蚌育珠”的说法。其典故则明确记载于唐代李百药的《北齐书·陆卬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这是邢邵(北齐文学家)称赞好友陆卬(字云驹)父子的话,意指陆卬(父亲)如同老蚌,生出了陆卬(儿子)这颗明珠,赞赏其子才华出众。后世便常用“老蚌生珠”或“老蚌生明珠”来称颂父子俱优,尤其指老年得子且子甚贤能。
二、 引申义与用法
- 褒义色彩:该成语带有明显的褒扬、赞叹的感情色彩,用于祝贺或称赞老年得子,或赞赏长者在晚年仍有卓越贡献或创作。
- 应用场景:常用于祝贺他人老年得子(尤其是得贵子),或称赞老艺术家、老学者晚年仍有杰作问世。
- 近义词:老年得子、暮年生子、晚年生辉(用于成就)。
- 反义词:膝下犹虚(指没有子女)、后继无人(指没有子嗣或事业无继承者)。
三、 文化内涵
该成语形象地运用了蚌孕育珍珠的自然现象作比喻。珍珠本身珍贵,而老蚌能生珠,更显难得,以此突显老年得子或晚年成就的珍贵与可喜可贺。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子嗣传承的重视,以及对生命力和创造力不受年龄限制的赞美。
参考资料来源:
- 释义与用法解析主要依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等权威辞书对“老蚌生珠”条目的解释。
- 成语出处及典故参考《北齐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陆卬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及《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开明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老蚌生珠”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lǎo bàng shēng zhū,以下为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
本义与演变
- 最初比喻年老有贤子,称赞父子均有才华。源自东汉孔融《与韦端书》对韦端两个儿子的赞誉:“不意双珠近出老蚌,甚珍貴之”()。
- 后引申为老年得子,尤其指男性晚年得子或女性高龄生育。如宋代哀长吉词:“方喜阶庭联玉,又闻老蚌生珠”()。
-
现代用法
- 多用于调侃或祝贺高龄父母生子,如:“她四十岁生子,老蚌生珠,真不容易!”()。
成语结构
- 语法功能:主谓式结构,常作谓语或宾语()。
- 近义词:老年得子、老蚌珠胎()。
- 反义词:膝下无子、老而无嗣。
文化典故
- 出处:最早见于《三国志》注引孔融书信,后《北齐书·陆卬传》中亦有引用()。
- 延伸含义:除指生育外,偶用于比喻年长者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就,但此用法较少见。
使用注意
- 语境适用:多用于口语或文学表达,需根据场合判断褒贬色彩。
- 现代关联:随着生育年龄推迟,该成语的使用频率有所增加()。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典故,可参考汉典、成语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案由背斗边祸标容摈兑不苦鸧麋禅律成事不说宠惑创开床笫慈纶斗艳争辉度支泛论负义忘恩港纸告诫归邪转曜河灯横断后腿黄班黄龛黄帕欢情户侧悔事胡铺搭江蓠较为徼幸讥斥羯羊酒精灯九泉之下九阳巾踦校开脸宽恕僚侍零陵麟褭隶胥荦峃緑字谜氛飘悠悠悄无声息清士跂行三公子疏凝四方步索铁坦言忝职小强歇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