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谓 尧 女嫁 舜 事。《书·尧典》:“釐降二女于 嬀 汭,嬪于虞。” 孔 传:“降,下嬪妇也, 舜 为匹夫,能以义理下帝女之心。” 段玉裁 撰异:“釐,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 嬀 汭。”一说,釐谓治迹。见《汉书·外戚传上序》 颜师古 注。后多用以指王女下嫁。《三国志·魏志·文德郭皇后传》“遂立为皇后”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后上表谢曰:‘妾无 皇 英 釐降之节,又非 姜 任 思齐之伦。’”《魏书·崔玄伯传》:“是以诸公主皆釐降於宾附之国,朝臣子弟,虽名族美彦,不得尚焉。”《唐语林·补遗一》引 唐 颜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歷考往代釐降之盛,未有如公主者焉。”按,指 唐肃宗 第二女下嫁 柳谭 。
“厘降”是一个源自古代文献的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厘降”原指尧将两位女儿(娥皇、女英)下嫁给舜的历史事件,出自《尚书·尧典》。后引申为“帝王之女出嫁”的雅称,特指皇室公主下嫁。
“厘”:
“降”:
最初专指尧女嫁舜之事,后世扩展为泛指皇室女子出嫁。例如:
《尚书·尧典》原文:
“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
(意为:尧将二女下嫁到妫水之滨,成为舜的配偶。)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多用于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日常口语已罕用。
《厘降》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厂”和“降”。
“厂”是一个汉字的部首,表示地坪或工厂的意思。它由两画构成,笔画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在这个词语中,“厂”是作为一个部首的形式出现。
“降”是一个汉字,意为减少、削减或下降。这个字由九个笔画构成,笔画顺序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词语“厘降”的来源不详。它是一个现代汉字词语,在繁体中没有明确定义的形式。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这个词语可以看到不同的字写法。例如,在《说文解字》中,字“厘”是由“·”、口、斗、厂组成。字“降”则是由“⺍”、⺆、人、⺈组成。这些写法在现代并不常见。
以下是一些例句,使用了词语“厘降”:
组词:削厘、降低、厘定、调降。
近义词:削减、减少、降低。
反义词:增加、提高、升高。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