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謂 堯 女嫁 舜 事。《書·堯典》:“釐降二女于 嬀 汭,嬪于虞。” 孔 傳:“降,下嬪婦也, 舜 為匹夫,能以義理下帝女之心。” 段玉裁 撰異:“釐,整治之意;降,下也,整治下二女于 嬀 汭。”一說,釐謂治迹。見《漢書·外戚傳上序》 顔師古 注。後多用以指王女下嫁。《三國志·魏志·文德郭皇後傳》“遂立為皇後”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後上表謝曰:‘妾無 皇 英 釐降之節,又非 姜 任 思齊之倫。’”《魏書·崔玄伯傳》:“是以諸公主皆釐降於賓附之國,朝臣子弟,雖名族美彥,不得尚焉。”《唐語林·補遺一》引 唐 顔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歷考往代釐降之盛,未有如公主者焉。”按,指 唐肅宗 第二女下嫁 柳譚 。
“厘降”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厘降”原指堯将兩位女兒(娥皇、女英)下嫁給舜的曆史事件,出自《尚書·堯典》。後引申為“帝王之女出嫁”的雅稱,特指皇室公主下嫁。
“厘”:
“降”:
最初專指堯女嫁舜之事,後世擴展為泛指皇室女子出嫁。例如:
《尚書·堯典》原文:
“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
(意為:堯将二女下嫁到妫水之濱,成為舜的配偶。)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多用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日常口語已罕用。
《厘降》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即“廠”和“降”。
“廠”是一個漢字的部首,表示地坪或工廠的意思。它由兩畫構成,筆畫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在這個詞語中,“廠”是作為一個部首的形式出現。
“降”是一個漢字,意為減少、削減或下降。這個字由九個筆畫構成,筆畫順序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詞語“厘降”的來源不詳。它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在繁體中沒有明确定義的形式。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這個詞語可以看到不同的字寫法。例如,在《說文解字》中,字“厘”是由“·”、口、鬥、廠組成。字“降”則是由“⺍”、⺆、人、⺈組成。這些寫法在現代并不常見。
以下是一些例句,使用了詞語“厘降”:
組詞:削厘、降低、厘定、調降。
近義詞:削減、減少、降低。
反義詞:增加、提高、升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