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耳的意思、鼠耳的详细解释
鼠耳的解释
(1).谓像鼠耳朵样子。《艺文类聚》卷八八引《庄子》:“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 宋 范成大 《夏日田园杂兴》诗之八:“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2).鼠曲草的别名。 唐 皮日休 《鲁望以躬掇野蔬兼示雅什用以酬谢》诗:“深挑乍见牛脣液,细掐徐闻鼠耳香。”
词语分解
- 鼠的解释 鼠 ǔ 哺乳动物的一科,门齿终生持续生长,常借啮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种类甚多,有的能传播鼠疫等病原,并为害农林草原,盗食粮食,破坏贮藏物、建筑物等(俗称“耗子”):老鼠。鼠胆。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辈
- 耳的解释 耳 ě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通称“耳朵”):耳背(坕 )。耳垂。耳鬓厮磨(?)。耳穴。耳聪目明。耳濡目染。 像耳朵的东西:木耳。银耳。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耳房。鼎耳。 听说:耳闻。耳软。耳顺
网络扩展解释
“鼠耳”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主要含义:
一、字面含义
-
形态描述
指形状类似老鼠耳朵的事物。例如:
- 《艺文类聚》引用《庄子》记载:“槐之生也,入季春五日而兔目,十日而鼠耳。”,此处形容槐树新叶初生时的形态。
-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诗云:“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以“鼠耳”比喻槐叶的细嫩形状。
-
植物别名
指“鼠曲草”(一种菊科植物),常见于古代文献。例如:
- 唐代皮日休诗中提到“细掐徐闻鼠耳香”,即用“鼠耳”代指鼠曲草。
二、引申与使用
- 文学意象
古人常以“鼠耳”形容细小或初生的事物,如槐叶、草药等,赋予其自然意趣。
- 中医应用
鼠曲草(鼠耳)在传统医学中被用于祛痰止咳,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三、注意与辨析
- 部分资料提到“鼠耳”作为成语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如),但此用法在权威文献中较少见,可能为现代引申义,需结合语境判断。
“鼠耳”既可指具体形态或植物,也承载了文学与文化的双重意蕴。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艺文类聚》《全唐诗》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鼠耳
鼠耳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耳,并包含了五个笔画。
鼠耳这个词来源于对老鼠耳朵形状的形容,意为像老鼠耳朵一样的形状。
在繁体字中,鼠耳的写法为「鼠耳」。
在古时候,鼠耳的汉字写法稍有不同,常用的写法为「鼠⺅」。
以下是鼠耳在句子中的例句:
1. 她戴着一顶高鼠耳帽。
2. 那个柜子的把手形状像鼠耳。
3. 这个绣花图案有一对小鼠耳,很可爱。
以下是与鼠耳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鼠耳草、鼠耳环、鼠耳朵柳。
近义词:呆耳、贝壳耳。
反义词:狗耳。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