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接;连续。《西京杂记》卷四:“楼阁臺榭,转相连注。”《北史·周法尚传》:“旗帜相望,鉦鼓相闻,首尾连注,千里不絶。”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使星连注,皇华结辙。”
“连注”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用法区分:
一、作为成语的现代释义(常见用法)
基本含义:指连续注视或高度专注地关注某人、事物或事件。
详细解析:
二、古代文献中的释义 在《西京杂记》《北史》等古籍中,“连注”意为延接、连续,多用于描述空间或时间上的连贯性。例如:
补充说明:现代使用中,第一种解释更为常见。若需进一步了解近义词(如“专注”“贯注”)或反义词,可参考沪江在线词典等工具。
连注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多种不同的意思,可以作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使用。
连注的字形可以拆分为 "辶" 和 "注" 两个部首组成。其中,"辶" 是表示走的部首,"注" 是表示涂写、题注的部首。
连注的总体笔画数是10画。
连注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庾子山石经》中,当时的写法为 "逄" ,意为 "标注、注解"。后来演变为现代汉字中的连注,并且扩展了多种含义。
繁体字的连注写作 "連註"。
在古时候,连注的字形有些许不同,写作 "逄"。
动词用法:他连注了一本古籍,标注出重要内容。
名词用法:这篇文章的注释是一个很好的连注。
形容词用法:她的连注能力非常出色。
连注可以根据不同的意思组成不同的词语,如:连续注射、连续注射泵、连续注入等。
近义词包括:注解、标注、批注等。
反义词包括:忽略、忽视、不注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