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浮箭的意思、浮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浮箭的解释

谓漏壶上指示时刻的箭头。《后汉书·律历志下》:“孔壶为漏,浮箭为刻。”《文选·张协<七命>》:“浮箭未移,再践千里。” 李周翰 注:“浮箭谓水漏刻日时节者。” 唐 褚亮 《奉和咏日午》:“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浮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与计时工具相关,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浮箭”指古代漏壶(水钟)上用于指示时间的浮标装置,通常由竹或木制成,表面刻有刻度。其原理是通过水位变化带动浮箭升降,从而显示时间推移。

二、字义分解

  1. 浮:
    • 本义为“漂浮于液体表面”(与“沉”相对),引申为可移动的、表面的、暂时的特性。
  2. 箭:
    • 原指古代竹木制的带羽毛箭头兵器,此处借指形状细长的标尺部件。

三、历史应用

  1. 结构功能:
    漏壶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孔壶)注水后,水流匀速滴入下层,浮箭随水位上升,通过刻度指示时辰。如《后汉书·律历志》记载:“孔壶为漏,浮箭为刻”。
  2. 文学引用:
    唐代褚亮诗句“浮箭未移暉”描述正午时分浮箭尚未移动,体现其计时用途。

四、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或更多技术细节,可参考《后汉书》及唐代诗文相关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浮箭 浮箭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浮和箭。浮有水面漂浮、不沉下的意思;箭指的是射击时用来射出的长而尖的武器。所以浮箭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指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箭。 浮箭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 浮:由“氵”部和“孚”部组成,共6个笔画; - 箭:由“竹”部和“千”部组成,共9个笔画。 浮箭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明了,就是由“浮”和“箭”这两个字组合而成的。繁体字写作「浮箭」没有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上相同,所以浮箭的古代汉字写法就是「浮箭」。 以下是一个例句,帮助理解浮箭的用法: 在古代,人们会用浮箭来进行水中的射击训练。 浮箭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别人正在浏览...

八纮保亲边藩扁鹊辩人并世无两苍鹘差池逞术晨妆冲陈当腰澹话定时钟负姆肤腴甘罢诡户珪贽鼓琴恒沙鸿仁荒落欢娱兼而有之降陟教军噭噪街官靳道镜鉴举场军达军伍开火可可贶施窾言奎壁撩碧离湣马缰蛮俚媺人面革明略取正认输三益渗涸射意市埠诗品颂言遂威特大城市田脚媮幸突突亡国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