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逮治的意思、逮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逮治的解释

逮捕惩治。《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有司请逮治 衡山王 ,天子不许,为置吏二百石以上。” 明 陈子龙 《皇明殉节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虞求徐公行状》:“即上所逮治大臣,未有六日即释去者。” 清 薛所蕴 《驿卒词》:“昨年偶尔悮一时,县官逮治驛卒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逮治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司法色彩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逮捕并惩处,强调对违法者实施抓捕与法律制裁的全过程。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析:

一、字义分解与结构

  1. 逮:

    本义为“及、达到”,引申为捉拿、拘捕。《说文解字》释:“逮,及也。”在司法语境中特指对罪犯的强制拘捕。

  2. 治:

    意为惩办、审理。《广雅·释诂》载:“治,理也。”此处指对被捕者进行审判或处罚。

    二字组合后,“逮治”形成递进关系,即“逮捕后加以惩治”,体现司法程序的连续性。

二、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

    “逮治”释义为逮捕治罪,例句引《明史·海瑞传》:“帝怒,命逮治。”指皇帝下令逮捕并定罪。

  2. 《古代汉语词典》:

    明确标注其法律属性,指拘捕并依法处置,多用于官吏或重案(如《汉书·王莽传》:“收捕逮治”)。

三、文献用例与语境

四、与现代词汇的辨析

区别于单指抓捕的“逮捕”,“逮治”隐含司法审判与量刑的后续环节,更接近“缉拿归案并治罪”。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法律文献,日常口语罕用。

参考资料来源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以权威出版社纸质文献为准。)

网络扩展解释

“逮治”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基本释义

详细解析

  1. 词源构成:

    • “逮”指逮捕、捉拿,“治”指惩治、治理,组合后表示对违法者的抓捕与处置。
    • 部分文献将“治”引申为“法律治理”,强调通过惩治实现社会秩序的维护。
  2.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法律、历史文献或正式语境,描述对犯罪行为的官方处置行为。例如:
      •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提到“有司请逮治衡山王”;
      • 明代陈子龙文中提及“逮治大臣”。
  3. 读音争议:

    • 多数现代词典标注为dǎi zhì(如查字典),但部分古籍注音为dài zhì(如《汉书》引例),可能与古汉语发音差异有关。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史记》《汉书》等原始文献或权威词典(如来源1、4、6)。

别人正在浏览...

柏子香罢休悲怅背脊曾几何时成诵喘耎垂询毳褐吊唁断金黩敬顿整二业发起法源富治共人横科暴敛鹤羽话心夹克交招佳趣桀士进号卷帙军牒拘维联席会淩辱零讯立谈之间立挣瞑想内情平地楼台憔悴气不平情投谊合钦能启寤上宅蜃竈诗奁市征舒畅丝来线去肆心遂匠锁子帐饧粥讨惹厌天魔铜泡兔轮王淦昌望郡顽懦虾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