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官的意思、抵官的详细解释
抵官的解释
到职。《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时南北音问隔絶,兵食俱乏, 闕 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
词语分解
- 抵的解释 抵 ǐ 挡,拒,用力对撑着:抵挡。抵制。抵抗。抵赖。 顶撞,冲突,矛盾:抵触。 代替,相当,顶替:抵押。抵偿。抵充。抵还(俷 )。 到达:抵京。抵临。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官的解释 官 ā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 * 。 姓。 民 笔画数:; 部首:
网络扩展解释
“抵官”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到职,即官员到达任职地点并开始履行职务。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指官员抵达任所并正式就职。例如《续资治通鉴》中记载:“闕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意为某官员到职十天后遭遇敌寇,但成功抵御。
2.语境与用法
- 历史文献:该词多用于古代史书或公文中,描述官员赴任的场景。例如:“时南北音问隔絶,兵食俱乏”(《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二年》),展现了官员到职时的复杂背景。
- 现代适用性: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多见于文言文研究或历史文献解读。
3.相关扩展
- 近义词:到任、赴任、就职(但“抵官”更强调“抵达”的动作)。
- 反义词:离任、卸职。
4.权威来源参考
- 沪江在线词典、高权威性释义(、)等均一致解释为“到职”,并引用元代文献佐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官职制度或相关历史背景,可查阅《续资治通鉴》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抵官: 这个词通常指一个人不服从、抗拒或者违反官方的权威或规定。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抵"的部首是手,它包含6个笔画。"官"的部首是宀,它包含它包含3个笔画。
来源: "抵官"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它是指个人或团体抵抗或违抗官方权威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对于政策、法纪或者规章制度的不服从。
繁体: 在繁体字中, "抵"的写法和简体字一样,而"官"的写法为 "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 "抵"和"官"的形态与现代汉字基本相同。
例句: "他因为抵官行为而被罚款。"
组词: 与"抵官"有关的组词包括 "抵抗"、"抵制"、"抵触"。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 "违抗"、"违背"、"违反"。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 "服从"、"顺从"、"遵守"。
希望这些简短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记得,如果您有其他问题,随时都可以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