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怂兢的意思、怂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怂兢的解释

惊慌。《文选·张衡<西京赋>》:“将乍往而未半,怵悼慄而怂兢。” 李善 注引《方言》:“怂,慄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怂兢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戒惧谨慎,多用于形容内心有所畏惧而行事小心的状态。以下从词源、释义及使用语境进行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单字本义

    • 怂(慫):

      本义为“惊惧”,《说文解字》释为“惊也”,引申为内心不安或警惕。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

    • 兢:

      本义为“戒慎”,《尔雅·释训》称“兢兢,戒也”,形容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来源:《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2. 复合词义

    “怂兢”结合二者,强调因畏惧而产生的极度谨慎,常见于古籍中描述人物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例如:

    “居高位者,常怀怂兢之心。”

    (身居高位者,常心怀戒惧。)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ISBN 9787532645333。


二、古籍用例

  1. 《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虽武将,然常怂兢自持,不敢逾矩。”

    (皇甫规虽是武将,但常心怀戒惧自我约束,不敢逾越规矩。)

    来源:《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

    “臣每念主忧,未尝不怂兢惕厉。”

    (臣每当思及君主的忧虑,无不小心谨慎、自我警醒。)

    来源:《张太岳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三、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极少使用,多见于研究古典文献或历史文本。若需表达类似含义,可选用“戒慎恐惧”“如履薄冰”等现代成语替代。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说文解字注》,许慎撰/段玉裁注,中华书局,2013年。
  3. 《尔雅义疏》,郝懿行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4. 《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点校本。
  5. 《张太岳集》,张居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网络扩展解释

“怂兢”是一个汉语词汇,现结合多来源信息详细解析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读音:sǒng jīng(注音:ㄙㄨㄥˇ ㄐㄧㄥ),其中“怂”常被误读为sóng,正确读音为sǒng。
  2. 含义:形容惊慌、胆怯或心慌意乱的状态,可理解为“惊惧不安”。

二、词源与结构

三、文献用例

四、现代关联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古籍例句或方言变体,可参考《汉典》《康熙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黯敝百纵千随暴公子厂主谗沮承招赤地千里檮树辞愆殿堂楼阁低八度独擅感恩怀德高掌构兵诂经精舍过头话洪潦画瓶盛粪昏氛俭乏缰辔近效齎遣就地里举指科醵阔寥来归雷动量力而行黧黮李有才板话迷楼啮缺偏执性人格譬似闲切磋琼莹奇器榷征攘往熙来热汤荣忝瑞叶三人为众颯灑申守仕途经济硕士铜城铁壁同年而语頽亏脱藁图腾玩耍文侩蚊子木象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