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节眼的意思、骨节眼的详细解释
骨节眼的解释
犹言节骨眼。比喻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时机或环节。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九章:“共6*产6*党员的互助组长在这个骨节眼上,有权利抱住头躺在炕上唉声叹气吗?” 王路遥 《小星星》:“现在这里马上就要解放了……有很多工作要我们去做,在这个骨节眼上走掉一个干部,而且又是 老刘 这样忠诚干练的干部,那真是个不小的损失。”
词语分解
- 骨的解释 骨 ǔ 人和脊惟动物身体里面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胳(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刵 )。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骨节眼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骨节眼”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时机或环节。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核心定义
“骨节眼”(拼音:gǔ jié yǎn)比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时机、环节或紧要关头。例如:
- 柳青《创业史》中提到“共产党员的互助组长在这个骨节眼上”需承担责任;
- 王路遥《小星星》中用“骨节眼”形容干部在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二、常见变体与混淆词
-
“节骨眼”(jiē gǔ yǎn):与“骨节眼”同义,属于方言表达,强调关键环节或转折点。例如:
-
两者差异:发音和用字不同,但含义高度重合,可视为同一概念的两种表达形式。
三、使用场景
- 日常语境:形容紧急或决定性时刻(如“事情到骨节眼上不能退缩”);
- 文学创作:增强情节张力的描述(如“韩国的出口和内需减少,使经济处于骨节眼”);
- 戏曲领域:指表演中的关键动作或唱段(如“身段动作的诀窍”)。
四、注意事项
- 区域性:“节骨眼”更偏向方言,而“骨节眼”常见于书面语;
- 易错点:需区分“骨节”与“节骨”的发音和组合顺序。
如需更多例句或权威来源,可参考汉典、沪江词典等平台。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账号额度使用完毕,请更新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