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高卧的意思、东山高卧的详细解释
东山高卧的解释
谓安然隐居。 唐 李白 《梁园吟》:“ 东山 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元 王恽 《望海潮·为故相云叟公寿》词:“见 东山 高卧,一念苍生,谈笑金华,故事六合海波平。”亦省作“ 东山卧 ”。 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学 东山 卧,参差老 谢安 。” 元 关汉卿 《四块玉·闲适》曲:“南亩耕, 东山 卧,世态人情经歷多。”参见“ 东山 ”。
词语分解
- 东山的解释 .《诗·豳风·东山》:“我徂 东山 ,慆慆不归。” 朱熹 集传:“ 东山 ,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上:“ 玉汝 有爱妾 刘氏 ,将行,剧饮通夕…… 刘贡
- 高卧的解释 ∶高枕而卧解衣铺被,准备高卧 ∶比喻隐居;亦指隐居不仕的人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 安石谢安的字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世说新语;排调》详细解释.安卧;悠闲地躺着。《晋书·隐逸传·陶潜
网络扩展解释
“东山高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晋书·谢安传》,现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含义: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恬淡,多用于形容贤士主动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状态。
- 注音:dōng shān gāo wò
- 结构:紧缩式成语,作宾语使用,感情色彩为中性。
二、出处与典故
-
历史背景
成语源于东晋名士谢安的经历。他早年多次拒绝朝廷征召,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山,整日与文人雅士饮酒赋诗,不问朝政。
-
引申关联
谢安后来出山主持朝政,在淝水之战中力挽狂澜,成就了“东山再起”的典故,因此“东山高卧”与“东山再起”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强调隐居,后者强调复出。
三、用法与例句
- 文学引用
元代郑廷玉在《忍字记》中写道:“我可甚么谢安石东山高卧”,借谢安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现代应用
常用于诗词或历史评述中,如“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李白《梁园吟》),体现隐逸与济世的双重意蕴。
四、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高卧东山(同义替换)
- 反义词:东山再起(反义对比)
五、扩展参考
若需更多例句或深入解析,可查阅《晋书·谢安传》原文,或参考汉典、搜狗百科等权威释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东山高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一个人高高在上,不愿意与人交流或参与其中。它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山”,共有10个笔画。《东山高卧》这个成语的来源与古代有关。根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曹操曾经在东山上建了一座高楼,整日高卧着,与外界隔绝。这个成语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的繁体是「東山高臥」。
以下是一些与《东山高卧》有关的例句:
1. 他总是东山高卧,不愿意与我们交流。
2. 这个领导************严重,常常东山高卧,对民众的呼声漠不关心。
与《东山高卧》类似意思的成语有:
1. 杜门谢客(形容不愿意与人交往)
2. 深居简出(形容过着隐居生活)
3. 龟缩:(形容躲藏起来)
与《东山高卧》相反意思的成语有:
1. 活跃:(相反地,积极地参与活动)
2. 亲近人群: (相反地,愿意与人交流)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