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书寓的意思、书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书寓的解释

旧时上等妓6*院名号之一。《官场现形记》第八回:“走到一家门口,高高点着一盏玻璃方罩的洋灯,墙上掛着几张招牌,某某书寓……一时也记不清楚。”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书寓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书寓是清代中后期至民国初年对高等妓院的雅称,特指以才艺表演为主、标榜“卖艺不卖身”的风月场所。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定义

“书寓”一词源于江南吴语区,字面意为“说书之寓所”。据《汉语大词典》释义,书寓指清代高级妓女的居所,妓女称“书寓先生”或“女先生”,以区别于普通妓院(如“长三堂子”)。她们以弹唱、说书、诗词书画等才艺待客,社会地位高于一般娼妓。


二、历史背景与社会定位

  1. 兴起时间:

    书寓文化盛行于19世纪中期的上海、苏州等地,尤其在租界区形成规模。据《清稗类钞·娼妓类》载,书寓最初是女说书艺人(弹词演员)的演出场所,后逐渐演变为高级交际空间。

  2. 经营模式:

    书寓注重文化氛围,客人需经引荐方可入门。妓女多通文墨,擅长昆曲、琵琶或书画,以“艺伎”身份周旋于文人、富商之间。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出局”(陪客赴宴)和“堂唱”(现场表演),而非肉体交易。


三、与普通妓院的区别


四、衰落与演变

清末民初,书寓因商业化加剧逐渐失去本色。部分妓女转为“长三”(仍持艺伎身份但接受留宿),或融入“书场”成为职业艺人。至20世纪30年代,书寓制度基本消亡,仅作为历史概念留存。


参考资料

  1. 徐珂《清稗类钞·娼妓类》(中华书局,1984)
  2. 王韬《淞滨琐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 贺萧《危险的愉悦:20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与现代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书寓”词条
  5. 徐兆玮《棣秋馆日记》稿本(常熟图书馆藏)

网络扩展解释

“书寓”是旧时中国对高级妓院或妓女的特定称谓,尤其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上海地区较为典型。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书寓原指旧上海最高档次的妓院,这类场所的妓女被称为“书寓先生”或“词史”,她们通常以才艺(如弹唱、诗词)为主,标榜“卖艺不卖身”。

  2. 历史背景

    • 起源于晚清,最初是文人雅士的社交场所,后逐渐演变为高级风月场。19世纪70年代后,许多书寓迁至租界,开始留宿嫖客。
    • 妓女需通过严格考核(如说书、弹琵琶)才能获得“书寓”名号,考核由业内权威评定。
  3. 文学记载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提到“某某书寓”,印证了其作为高级妓院招牌的用法。

  4. 社会演变
    清末民初,随着社会变迁,传统书寓逐渐名存实亡,其高雅属性被商业化取代。

该词既指代特定妓院,也指代其中才艺出众的高级妓女,反映了旧上海社会文化的一个侧面。

别人正在浏览...

懊惜鄙暗贬累薄弱城围螭魅丹赤担当不起刀丛泛决覆查纲船高中给以格列佛游记公琴乖反鹳崖海畔寒妇怀黄握白花间四友黄银诙妄艰碍简狄贱卖郊柴家乘杰笔集附楖枥羁络聋瞽命命鸟命素没落拿周磞硠濮上风起兵动众善骑者堕山营少成诗牀适价授馆收利殳虫贪苛韬谲特秉维城乌兔无影牢城韱察象化销流小人书喜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