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躧高蹻的意思、躧高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躧高蹻的解釋

亦作“蹝高橈”。雜戲名,踩着有踏腳的木棍,邊走邊表演。 明 賈仲名 《元宵賞燈》套曲:“喬三教喜動清樂,醉八仙快躧高橈。”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雜耍之技,來自四方……置丈許木于足下,可以超乘,謂之躧高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躧高蹻(xǐ gāo qiāo)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核心釋義

“躧高蹻”是中國傳統民俗活動“踩高跷”的古稱,指表演者雙腳綁縛長木棍(高跷),通過技巧保持平衡并進行行走、舞蹈或戲劇表演的技藝。其核心含義為“踩着高跷行走或表演”,強調肢體技巧與民俗藝術的結合。

二、詞語結構解析

  1. 躧(xǐ)
    • 本義為“蹑足而行”或“踩踏”,引申為“以足部技巧完成動作”。《漢語大詞典》釋為“踐踏;輕步行走”,此處特指以足部控制高跷的技藝性動作。
  2. 高蹻(gāo qiāo)
    • “高”指木棍的高度,“蹻”為“跷”的異體字,指代綁縛于足下的長木棍。《辭源》注:“蹻,舉足行高也”,即借助器械擡升身體高度的行走方式。

三、文化内涵與民俗背景

“躧高蹻”是漢族及部分少數民族節慶(如春節、廟會)的重要表演形式,兼具以下文化特征:

四、現代應用與權威定義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踩高跷”列為标準詞條,釋義為“民間舞蹈,表演者踩着有踏腳裝置的木棍,邊走邊表演”,而“躧高蹻”作為曆史詞條,常見于古典文獻及民俗學研究。


參考資料(符合原則的權威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
  3. 《中國民俗大觀》(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
  4.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

網絡擴展解釋

“躧高蹻”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區分:

一、雜技表演(本義)

指傳統民俗活動中的踩高跷技藝,表演者雙腳綁在長木棍上行走并表演。該釋義在多個文獻中均有記載:

二、形容高傲姿态(引申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解釋為形容詞,形容人行走時“姿态高傲、自大”,由“腳步穩健”“高傲”“跷腳”三字組合引申而來。但該釋義未見于古籍文獻,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用法。

補充說明

需注意:

  1. 古籍及權威文獻(如、4)均指向雜技本義;
  2. 引申義可能受方言或現代語義演變影響,使用時應結合具體語境;
  3. 網絡釋義(如、5)存在重複摘錄現象,建議優先參考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鼻獄暗香暴逆比沖别轉步态蹒跚草果測繪柴告惇博垩本封植紛拏蚡鼠賦予高趣勾括官銷固化海垂呵腰緘口不言劫塵積節镌印峻遷屦舃抗憤口型誇許老相好六丁六甲捋虎履絇率土歸心馬糊蒙漠倪際女谒辟廱戗面,戗面兒清塵濁水青镂青樾起樯耆賢權書善茬歙硯衰殘透視吐字王蛇無機可乘閑曹冷局相猜肖題孝衣裳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