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路南石林的意思、路南石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路南石林的解释

在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内。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黑松岩、藏湖等处。面积2667万公顷。石灰岩地形发育典型,群峰壁立,石峰、石柱拔地而起,犹如片片森林。风景秀丽,尤以狮子亭、石林草坪、莲花峰、剑峰池等风景区为最佳。附近有天生桥、黑龙潭、大叠水瀑布、长湖等名胜。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路南石林(Lùnán Shílín)

释义:

“路南石林”是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一处世界级自然景观,特指以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形成的巨型石柱群景观区。“路南”为历史地名(现属石林县),“石林”则形象描述了大量石灰岩柱密集林立、状如森林的地貌特征。该名称已被广泛采用并收录于地理及旅游类词典中。

详细解释:

  1. 地理与地质特征

    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距今约2.7亿年的石灰岩地层经长期溶蚀、冲刷形成。石柱高度从数米至数十米不等,形态各异,如剑状、塔状、蘑菇状等,地质学中称为“石林地貌”(Stone Forest)。其核心区域包括大石林、小石林、步哨山等片区,总面积达400平方公里,为全球规模最大、景观最奇特的石林景观之一 。

  2. 名称由来与文化意义

    • “路南”:源于元代设置的“路南州”,1956年设立路南彝族自治县,1998年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但“路南石林”作为历史称谓沿用至今。
    • “石林”:彝族撒尼语称“乃古”,意为“黑色森林”,后因汉语意译得名。此地是彝族撒尼人的聚居地,其叙事长诗《阿诗玛》的传说故事与石林景观深度融合,赋予其民族文化象征意义 。
  3. 权威认证与价值

    路南石林于2007年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其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及生态价值获国际公认。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将其列为“研究喀斯特地貌的天然博物馆” 。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路南石林”是云南省昆明市路南彝族自治县(现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的一处喀斯特地貌景观,由密集的石灰岩石峰、石柱等组成,因形似森林而得名。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地理与地貌特征
    该景观形成于长期的地质作用,地表水沿石灰岩竖直裂隙溶蚀、冲刷,最终形成高20-40米的石峰、石柱群,呈现“群峰壁立、拔地而起”的壮丽景象。总面积约2.7万公顷(不同来源数据略有差异),是中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代表之一。

  2. 主要景区与景点
    包含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三大核心区域,以及芝云洞、奇风洞、黑松岩等特色景点。其中:

    • 狮子亭、石林草坪:可俯瞰石林全景;
    • 莲花峰、剑峰池:以造型奇特的石峰和清澈池水著称。
  3. 文化与自然意义
    作为彝族传说“阿诗玛”的故乡,石林融合了自然奇观与民族文化。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4. 周边名胜
    附近有天生桥、黑龙潭、大叠水瀑布(云南最大瀑布之一)、长湖等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旅游生态链。

注意:部分网络解释可能将“路南石林”误作成语,但实际为地理名称。若需了解成语用法,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核实。

别人正在浏览...

扒扠谤说北大荒飙斿冰清玉粹才貌俱全常习澄检出花样黨輩彫云斗聚烦猥该欠骇惊寒吹黑邓邓红花草红糟狐裘蒙戎娇波接刃急来抱佛脚警士金装击唾壶踽踽独行靠天田离方遁员灵桃抡魁铝土矿緑莹莹梅河豚牧相凝然凝瑛胖乎乎盘踞片鳞残甲劈头劈脸泼天哄铅素七巧板人位戎狄柔功少阴省并时奥衰分双龟术散司民摊簧停留讬旨湘江相片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