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 self-reference)Ⅰ]∶自称,谦称(多见于早期白话)
小可每还疑心,不敢轻信。——《二刻拍案惊奇》
(2) [unimportant]∶寻常,不重要
非同小可
(1).犹稍好,尚可。 晋 王羲之 《与人书》:“顷犹小差,欲极游目之娱,而吏卒守之,可叹耳。 东阳 花果似小可,何日得卿诸人。”
(2).犹小小。引申而为细小、低微、寻常、轻易等意。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一表》:“今贼界沿边小可首领,并伪署观察使之名。”《西游记》第二六回:“就是游遍海角天涯,转透三十六天,亦是小可。” 周立波 《民兵》:“别的都犹是小可,只怕婚姻上会发生一点子阻碍。”
(3).疾病稍愈。 晋 王羲之 《与人书》:“吾小可,当自力 芜湖 迎汝。”《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二郎神》:“氏儿不幸,惹下一天愁署绪,卧病两月,才得小可。”
(4).自称谦词。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小可是 临江驛 的驛丞。”《水浒传》第四一回:“小可不才,自幼学吏。”《孽海花》第九回:“只好待小可探探口气,明日再行奉覆罢。” 梁斌 《播火记》第一卷十二:“小可年幼,还没拜见过老前辈们。”
“小可”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小可”既可作谦称,也可表寻常,需结合语境判断。其衍生词“非同小可”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强调重要性。
《小可》是一个常用的词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的外貌或特征呈现出来的可爱或可亲的样子。这个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了汉语中一个非常常用的词汇。
《小可》的拆分部首是“小”和“可”,其中“小”是一个独立的汉字,表示事物的体积或程度较小。而“可”是一个常见的字根,表示可爱、可取、可行等意思。
《小可》的笔画总数为11画,其中“小”字占5画,“可”字占6画。
《小可》一词很可能起源于网络流行语。它最早可能是由网友们在交流中使用,后逐渐走红。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并且在各类社交媒体中被广泛使用。
《小可》的繁体字是「小可」。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由于《小可》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词汇,因此在古代汉字中并没有固定的写法。不过,我们可以根据其字意来进行推测和构建类似的汉字符号。
1. 她穿着一身粉色的连衣裙,看起来真是小可爱。
2. 这只小猫的眼睛明亮而灵动,非常小可爱。
1. 小可爱
2. 小可人
3. 小可喜
4. 小可人
5. 陶小可
1. 可爱
2. 可人
3. 可喜
4. 可人儿
5. 喜人
1. 丑陋
2. 可怕
3. 恐怖
4. 丑恶
5. 恐怖
謷色懊惋蹦走辨论比傅并且不世之业昌茂幨幌尘顽赤颊带牛佩犊稻麦典校貂珥鵰翮定界递盏顿雨放迁敷纷甘瓜苦蒂甘食格制河渎横骛合奏黄麾仗佳对佳节健身减削稽考禁肉军法从事军防沮泽考成魁头来势六寝逻送梅关磨缠抢地呼天乾渴硗聱乞告青干劝掖柔舌瑞炉射幸数跌,不如审发双重国籍水禁肆芳隋苑肃谨猥诸侯文以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