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饰以金箭头之箭。常用为信契。《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其徵发兵马,科税杂畜,輒刻木为数,并一金鏃箭,蜡封印之,以为信契。” 唐 温庭筠 《蕃女怨》词:“玉连环,金鏃箭,年年征战。”
“金镞箭”是古代一种饰有金属箭头的箭支,主要具有以下含义和用途:
金镞箭指以黄金或其他金属装饰箭头的箭,常见于军事、政治和仪式场景。其核心功能是作为信契(即凭证或信物),用于传递重要命令或象征权威。
唐代诗人温庭筠在《蕃女怨》中写道:“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借金镞箭的意象表达边疆征战的频繁与残酷。
金镞箭不仅是武器,更是古代政治、军事活动中权威的象征,兼具实用与礼仪功能。
《金镞箭》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一种由金属制成的箭矢。金镞箭通常用于射击和战斗,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和穿透力。
《金镞箭》的部首是金(金属)和箭(射击器械)。
拆分后,《金镞箭》的部首和各个字的笔画分别是:
金(8画)+ 镞(19画)+ 箭(15画)。
《金镞箭》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在古代,箭矢是战争中的重要武器,金镞箭则是使用金属制作的箭矢,更加坚固、锋利。
《金镞箭》的繁体字为「金鏃箭」。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所以《金镞箭》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缺乏具体的古代文字资料,无法给出确切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1. 他用一支金镞箭射中了远处的目标。
2. 那个时代,勇士们经常使用金镞箭进行战斗。
与《金镞箭》相关的组词有:
金属、箭矢、射击、战斗等。
与《金镞箭》意思接近的词汇有:
金箭、金制箭矢。
与《金镞箭》意思相反的词汇有:
木制箭矢、石制箭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