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辑的意思、安辑的详细解释
安辑的解释
(1).犹安抚。《汉书·西域传序》:“都护督察 乌孙 、 康居 诸外国动静,有变以闻,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 唐 李德裕 《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专往慰问,仍賑米粟二万石,俾其安辑离散,渐就漠南,再復旧疆。” 金 王若虚 《千户侯父墓铭》:“当 贞祐 兵火之餘,城邑几废,遗黎无依,侯以完復安辑之功,为众所推,由本县尉至为州刺史。”《儒林外史》第八回:“务在安辑,与民休息。” 沉从文 《边城》三:“十余年来主持地方军事的,知道注重在安辑保守,处置还得法。”
(2).安定;使安定。《汉书·王莽传上》:“居摄之义,所以统立天功,兴崇帝道,成就法度,安辑海内也。” 宋 曾巩 《救灾议》:“疆内安辑,里无嚣声。”《明史·凌云翼传》:“ 成化 中 韩雍 经略西山颇安辑,惟东山 瑶 阻深箐剽掠,有司岁发卒戍守。”
词语分解
- 安的解释 安 ā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 辑的解释 辑 (輯) í 聚集,特指聚集材料编书:辑录。辑要。辑逸。编辑。纂辑。 聚集很多材料而成的书刊:丛书第一辑。 和,和睦:辑睦。 敛,拖着不便脱落。 古同“缉”,连缀。 古代称协调驾车的众马。 笔画数
网络扩展解释
“安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安抚
指通过政策或行动使人心安定,常用于治理或外交场景。例如《汉书·西域传序》提到“可安辑,安辑之”,即通过安抚手段稳定边疆局势。
- 安定;使安定
强调维持或恢复社会秩序,如《后汉书》中“安辑黎元”指安定百姓。
二、详细解释
- 字义分解
- 安:本义为平静、稳定,引申为安抚(如“安民”)。
- 辑:原指整理、集合,结合“安”后表示通过协调达到整体稳定。
- 综合内涵
该词强调通过主动措施(如安抚、整顿)实现社会或局面的和谐稳定,常见于历史文献中的治理策略描述。
三、历史用例
- 唐代李德裕在《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中提及“安辑离散”,指通过赈济安抚流民。
- 《儒林外史》第八回用“安辑”描述官员治理地方时注重民生安定。
四、近义与关联词
- 近义词:安抚、安定、绥靖
- 关联用法:如“安辑保守”特指边疆的安抚与守卫。
总结来看,“安辑”兼具“主动安抚”和“结果安定”的双重含义,多用于政治、军事或社会治理语境。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后汉书》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安辑这个词是一个汉字词语,是由安和辑两个部分组成的。下面是关于安辑的详细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安:宀(宝盖)部,共6画
- 集:心(心脏)部,共13画
来源:
安是指平安、安定的意思,辑指拼凑、合并的意思。合在一起,安辑表示通过拼凑、合并而达到平安、安定的状态。
繁体:
安辑在繁体字中保持原样,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安辑的形状与现代相似,只是笔画的书写顺序可能有所不同。
例句:
-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成功地实现了社区的安辑。
- 只有通过安辑,我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组词:
- 安全(ān quán):表示没有危险或伤害的状态或条件。
- 安慰(ān wèi):表示平安和舒适,给予安慰和抚慰。
- 和谐(hé xié):表示各种成分之间相互协调、平衡、融洽。
近义词:
平稳、安逸、宁静
反义词:
动荡、不安、混乱
别人正在浏览...
半半拉拉八帙悲恼程子楚弓复得锤淬带班代电调举调态蝶裙负土改恶从善干菜高深莫测关金管叔贵宦贵人善忘交通站洁凈计虑鸡豚戟张痾瘵科座老调子脸帕篓籔蝼蚓慢志马蹄草马王堆汉墓秘略迷气盘峙乞米帖罄宇侵挠曲录床蚺蛇藤软郎当乳哺儿煞星神差鬼遣胜读十年书省旷生裙矢锋世议衰离摊本桃汤调唇廷除退迹毤服外行谢公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