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通感的意思、通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通感的解释

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李晓 《继续操练》:“要是你准头太差,点错分类,效果也许更好,内行看了会说你是高手,懂通感什么的。” 祖慰 《婚配概率·凳子上的实验心理学》:“他还能使你产生由视觉转为触觉的通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通感,又称“移觉”,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不同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相互沟通的修辞手法。其核心在于用描述某一感官体验的词汇,去表现另一感官的感受,从而增强表达的生动性与艺术性。

主要特点与作用:

  1. 感官互通
    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用听觉的“闹”形容视觉上的繁花盛放,赋予静态画面动态感;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则将嗅觉与听觉交织,营造朦胧意境。

  2. 心理与生理的联觉
    日常经验中,人们常将不同感官体验关联,如“响亮”将视觉的“亮”用于听觉,拉丁语中“黑暗的嗓音”则融合视觉与听觉。

  3. 文学价值
    通感能突破语言局限,使意象更鲜活。王国维赞“闹”字“境界全出”,但李渔曾质疑其合理性,体现文学审美的多元性。

学术背景: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系统阐释通感,指出其植根于人类共有的心理现象,并通过中西文例证说明其普遍性。这一手法不仅用于诗词,也广泛存在于现代文学创作中。

网络扩展解释二

通感的意思

通感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人类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它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分别是“通”和“感”。

通感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通感的首字部首是“辶”,意为“走”,而第二字部首是“心”,意为“心”。“通”字由10笔组成,而“感”字由13笔组成。

通感的来源

通感来源于中文词汇,每个字的含义都有其独特的来源。例如,“通”字来自于象形字,表示开通、相通之意;“感”字则来源于象声字,表达感受、触摸之意。

通感的繁体

通感的繁体字为「通感」,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通感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现代汉字标准化后,通感的写法已经较为统一。

通感的例句

1. 他凭借通感在不同领域内取得了成功。

2. 这幅画通过色彩和构图,引发了观者的通感。

通感的组词

1. 通感能力

2. 通感敏锐

3. 通感之道

通感的近义词

1. 直觉

2. 感知

3. 领悟

通感的反义词

1. 迟钝

2. 无觉

3. 蒙昧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