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献璞的意思、献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献璞的解释

犹献玉。 唐 韦渠牟 《赠窦五判官》诗:“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 元 马臻 《述怀五十韵》:“献璞悲 和 泣,辞金忆 震 贤。” 明 李东阳 《青溪闻体斋古潭之说有诗见嘲次韵以解》:“登龙却恨通家晚,献璞翻为识者羞。”参见“ 献玉 ”、“ 献楚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献璞"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故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进献未经雕琢的玉石,常用来比喻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真实才能或诚挚心意,有时也带有自谦的意味。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1. 本义与典故来源: "献璞"典出《韩非子·和氏》。故事讲述楚国人卞和发现一块内含美玉的璞玉(未经加工的玉矿石),先后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玉工不识宝,判定为普通石头,卞和因此被砍去双脚(刖刑)。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璞哭于荆山之下。文王命人剖开璞石,果然得到稀世宝玉,遂命名为"和氏璧"。因此,"献璞"字面指进献璞玉,深层则蕴含怀才不遇、忠诚被疑或展示真才实学的意味。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辞源》(商务印书馆)。

  2. 核心释义:

    • 进献璞玉。 指将未雕琢的玉石原石呈献给他人(通常是君主或尊长)。
    • 比喻进献才艺或心意。 引申为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真实本领、才华、作品或诚挚的心意。常带有自谦的含义,表示所献之物如同未经雕琢的璞玉,可能粗陋,但内含真诚或价值。例如:"拙作一篇,聊以献璞,敬请方家指正。"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3. 用法与语境:

    • 常用于书面语,尤其在一些自谦的表达中。
    • 强调真诚、本真、未加修饰的状态。
    • 有时隐含期待识者赏识或可能遭遇误解的复杂情感,这与卞遭遇有关。
    • 衍生出成语"献璞成刖",比喻因荐举贤才而自己反受牵连或遭受不幸。来源:《中华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4. 现代引申: 在现代汉语中,"献璞"的使用场景有所扩展,但仍保留其核心比喻义。它可以用来形容:

    • 学者呈交研究成果。
    • 艺术家展示创作。
    • 求职者展示能力。
    • 任何以真诚、本真面貌示人的行为。强调的是一种不事雕琢、坦露本心的态度。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总结来说,"献璞"一词融合了具体行为(献玉)与深刻寓意(示真才、表诚心、含自谦),其丰富的内涵根植于著名的"和氏璧"典故,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献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犹献玉”,源自古代典故和文学创作。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解释

  1. 本义
    “献璞”字面指“进献未经雕琢的玉石(璞玉)”。璞玉象征未被发现的才能或未被认可的真诚,常用于比喻怀才不遇或忠诚未被接纳。

  2. 引申义
    结合历史典故(如卞和献玉),该词暗含“真诚自荐却遭误解”的隐喻,表达对识才者的期待或对境遇的无奈。例如:

    • 唐·韦渠牟:“美玉自矜频献璞,真金难与细披沙。”
    • 明·李东阳:“登龙却恨通家晚,献璞翻为识者羞。”

相关典故


使用场景


权威来源

如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词典网站(如汉典、查字典)。

别人正在浏览...

窇穵八陉綳冬别无出路豺狼当道唱高调车迹储积迨吉丹阳布衣打铺打样磴石點水鞮汗洞冥伏愆宫奇拐棍管教顾报龟书国用寒女慌忽简集见喜浇泼借券京台练军炼指寮棚灵凫淋踢留娭露花忙郎蒙伐名不虚得魔媪殴逐跑墒球状元人类山僧深沟固垒圣子神孙时和伺瑕抵蠙天理昭彰兔起凫举玩悮炜如温重芜累无名租物妖纤堕乡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