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暹国的意思、暹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暹国的解释

古国名。故地在今 泰国 宋家洛 一带。《元史·外夷传三·暹》:“ 暹国 ,当 成宗 元贞 元年,进字金表,欲朝廷遣使至其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暹国是13至14世纪存在于东南亚地区的古代政权,汉语文献中对其记载始见于元代周达观《真腊风土记》。该政权核心区域位于今泰国素可泰府一带,其名称源于梵语"śyāma"(意为深色或黄金),与中国古籍中"暹"字表"日光升起"的会意造字形成跨文化转译。

在政权沿革方面,暹国于1238年摆脱高棉吴哥王朝统治独立建国,1350年与南方的罗斛国合并形成阿瑜陀耶王朝,该事件被明代《瀛涯胜览》记载为"其地旧名暹罗斛"。政治制度上实行君主集权制,都城素可泰现保存有世界文化遗产等级的玛哈泰寺遗址。

从语言学视角考察,《康熙字典》释"暹"为"日光进也",这与泰国学者素集·翁贴《泰族族称考》中"该民族自称为'自由之民'"的论述形成文化呼应。当代考古发现证实,暹国时期已出现成熟的稻作农业体系和水利管理系统,其陶器制作技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网络扩展解释

“暹国”是一个历史名词,其含义与用法在不同语境下有所区别,具体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含义

“暹国”是泰国的旧称,对应中国古代对泰国的称谓“暹罗”(Xiānluó)。该词发音为xiān guó,既是成语也是历史地理名词。

二、历史背景与演变

  1. 古国名称
    暹国指13世纪至14世纪由泰族建立的素可泰王国(Sukhothai Kingdom),其故地位于今泰国中北部的宋家洛(素可泰)一带,曾与元朝(1271-1368年)建立外交关系,《元史》记载其多次遣使朝贡。

  2. 与“罗斛国”的合并
    14世纪中叶,南方的罗斛国(今泰国华富里地区)吞并暹国,建立阿瑜陀耶王朝(大城王朝)。中国史书将合并后的国家称为“暹罗斛”,后简化为“暹罗”。

  3. 明朝的正式定名
    1377年,明太祖朱元璋册封阿瑜陀耶国王为“暹罗国王”,此后“暹罗”成为中文语境下对泰国的固定称谓,沿用至20世纪中期。

三、使用场景

四、现代关联

1939年泰国改国号为“泰国”,1945年短暂恢复“暹罗”,1949年最终定名“泰王国”(The Kingdom of Thailand)。如今“暹国”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特定文化表达中。

暹国既是泰国古代政权(素可泰王朝)的专称,也是中国史书对泰国地区的泛称,其演变反映了中泰两国历史上的密切交往。

别人正在浏览...

百骸九窍谤书背境便所憯遬阊铪朝珂齿音愓悍倒舞伎德柄电子学凤林風牛丰堂封羊改刊功勋衮黼海檝汗牛狐埋狐搰继承权激丹桀慠金花夫人疾言怒色机宜局尺考治旷失镂脂剪楮曼胡缨马苑螟蠧木兰诗男畿辟宫砒礵轻世全环食人缘宂闹三不惑桑薪删着捎马盛章深堂甩发水滴书卷碎器儓儗淘荡特特恫怨卫队涎缠絃外之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