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乡书的意思、乡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乡书的解释

(1).家信。 唐 王湾 《次北固山下》诗:“乡书何处达,归雁 洛阳 边。” 元 揭傒斯 《吴子高悼亡归岳阳》诗:“客心闲转切,乡书近却稀。” 清 孙道乾 《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哭舍妹》:“乡书甫启读未终,涕泗狼藉縑素中。”

(2). 周 制,乡学三年大比,乡老与乡大夫荐乡中贤能之书于王,谓之“乡书”或“乡老书”。见《周礼·地官·乡大夫》。后世科举因以“乡书”代指乡试中式。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翁中丞》:“ 孟燁 补上庠生……次 孟桂 登辛丑第,又次 孟寅 尝首 临安 乡书。”《宋史·张孝祥传》:“年十六,领乡书,再举冠里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乡书”一词在汉语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家信

指寄往或来自家乡的书信,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思乡之情。例如:

二、科举乡试的凭证

源自《周礼·地官·乡大夫》记载的周代制度:乡学每三年选拔贤能者,由乡老向朝廷推荐,称为“乡书”或“乡老书”。后世科举制沿用此名,代指通过乡试(省级科举考试)的资格凭证。例如:


补充说明

两种含义分别对应情感表达(家书)与制度文化(科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诗句引用多取家信之义,而史书文献则侧重科举制度相关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乡书的意思

《乡书》是一个汉字词汇,指的是乡村的书籍或文件,也可以泛指乡村中的教育书籍或文化资料。

乡书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乡书的部首是“文”,表示与文化、文字相关。它的总共有11个笔画。

乡书的来源

《乡书》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用以描述太史公杞季在故乡立下的牌坊,记载着乡里的事迹和传承的文化。此后,乡书逐渐成为描述乡村中的书籍或文件的专用词汇。

乡书的繁体

乡书的繁体字为「鄉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乡书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有时乡书的「书」字会写成「書」。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古代字形演变的原因。

乡书的例句

1. 在乡书中,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乡村发展的消息。

2. 他继承了家乡的乡书文化,成为了一名乡村教育的推动者。

乡书的组词

1. 乡书馆:乡村中的图书馆。

2. 乡书记:负责乡村文件记录和整理的人。

乡书的近义词

1. 乡谱:记录乡村人物、家族和历史的书籍。

2. 乡志:详细记载乡村风貌、地理、历史等的参考书。

乡书的反义词

1. 城书:指城市中的书籍或文件。

2. 都书:指都市中的书籍或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阿容鳖行币籍哺饷畅外驰想从头彻尾点题钉密丰化冯歡折券凤峙服屦拂云帚歌风挂幌子国式毫铢黑氯土谏纸焦糜紧追不舍籧筁梁上君聊城箭挛缩没可奈何民业貉道脑门儿佥同棋工倾朝罄绝青苗钱岐涂辱国丧师乳水桑经设计射像是非堆识字班枢奥说东谈西説真方四化四教嘶涩锼啮素未谋面汤脚谈羡拖累望乡馆五态享奠飨饮啸吼萧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