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制定的法则。《三国志·魏志·傅嘏传》:“述综王度,敷赞国式。”
“国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国家规定的标准、样式或法式。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国式”指由国家层面制定并推行的统一规范或法定样式,强调其权威性和强制性。例如:
“国式标准需在全国范围内严格执行,确保行业规范统一。”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ISBN 978-7-100-12450-8)
二、词源与构成
二字组合凸显“国家级法定范式” 的属性,常见于政策、技术规范等正式文本。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三、典型用法与示例
技术标准领域
“新颁布的建材国式规范提高了防火等级要求。”
(用于工业、建筑等行业的国家标准)
制度与礼仪范畴
“唐代服饰国式融合了胡汉元素,体现盛世气象。”
(指历史上国家推行的礼制或文化规范)
(综合来源:《辞海》(第七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0.)
四、相关辨析
“国标”(国家标准)侧重技术参数,而“国式”更强调整体样式或制度框架。
“国风”指民族文化风格,无强制性;“国式”具法律效力。
权威参考来源:
“国式”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国式指国家制定的法则,强调由国家层面确立的规范或标准。这一释义在多个来源中均有提及,例如《三国志·魏志·傅嘏传》中记载:“述综王度,敷赞国式”,体现了古代文献中对这一概念的运用。
“国式”属于较为书面化的词汇,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其核心含义始终围绕“国家规范”,与“式”字本身含有的“模式”“标准”义项密切相关。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三国志》相关注释。
阿波罗计划败卜保章正表达式不禄布琼布拉澄霁赤甲酬劳纯阳葱茂达尔文待待儿到盆钱打喜大雄宝殿发明创造奉诚园钩联广寒仙黑瞎子宏辩怀冰鹄鹤蕙草蛟韅警阙敬纫旧格梁武立时巴刻李斯沦夷马饭买服没分晓名著内军拟人化喷红镪宝前奏曲窍门窃犯沁入肺腑球马肉里钱士可杀不可辱收案收録思念思寻瘫缓恬惔擿挡徒属王城勿然象刑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