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币籍的意思、币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币籍的解释

征收货币。《管子·轻重丁》:“且君币籍而务,则贾人独操国趣;君穀籍而务,则农人独操国固。” 郭沫若 等集校:“谓如专以征收货币为务。”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币籍"是由"币"与"籍"组合而成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构词角度解析:

一、字源释义

  1. "币"(幣)《汉语大词典》解释为:"古代用作礼物的丝织品,后泛指车马玉帛等财物",现代汉语中特指流通货币。《说文解字》载:"幣,帛也。从巾,敝声",本义指祭祀用的丝帛礼器。

  2. "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包含三重含义:①书册登记(如户籍),②个人身份隶属(如国籍),③古代征税的簿册记录。《康熙字典》引《周礼·天官》注:"籍,谓征税之册也",强调其簿册记载功能。

二、复合词解析 根据构词法推断,"币籍"应指与货币相关的簿册登记系统。具体可能包含:

  1. 货币发行记录:包括铸币数量、流通区域等官方档案
  2. 财政收支登记:古代官府对货币税收的簿记系统
  3. 货币流通档案:记录钱币形制、流通状态的专门册籍

三、使用范畴 该词属于古代经济术语范畴,多见于财政史文献。例如《宋史·食货志》记载"凡钱币出入,皆注于籍",其中"籍"即指币籍类官方档案。现代金融体系中,类似功能由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统计报表所替代。

注:本文释义参考自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相关古籍引证详见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一百八十·食货志。

网络扩展解释

“币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征收货币,主要用于描述古代赋税制度中的一种形式。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根据《管子·轻重丁》记载:“且君币籍而务,则贾人独操国趣;君穀籍而务,则农人独操国固。”。这里的“币籍”指国家通过征收货币(而非实物)来管理经济,强调货币在赋税中的作用。

  2. 结构拆分

    • 币:指货币,如硬幣、纸币等。
    • 籍:本义为登记册,引申为征收或隶属关系。在“币籍”中,特指通过货币形式征收赋税。
  3. 历史背景
    该词出自春秋时期管仲的治国思想,主张通过调节货币与谷物征收比例来平衡农商利益,防止商人垄断经济命脉。

应用与延伸

参考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百纳保价信背衬髲鬀惨戮肠断吃答俦亚大风篇刀术典义东南内耑耑端淑飞丹符告干吊感受高踪闺情锢南山骨软筋酥鸿篇巨制歡谤豗蹙晦暝江西腊节错桀畤警跸激汤脊椎骨君妇讵期空诞龙牀卖垆霿淞棉纸民宗鞶带膨张片儿会批拉屏星七拱八翘青云学士曲述如在入中塞职三七开渗淡折杖抬盒枉口万千窝玉无墨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