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极轻微的分量。毫、铢均是微小的重量单位。 唐 沉亚之 《郭常传》:“夫贩贾之人,细度而狭见,终日希售榷买,计量於毫銖之间。”旧题 宋 苏轼 《渔樵闲话录》上编:“今之所谈,果有毫銖可补於见闻,亦足以发也,又且何间於野人之论哉!”
“毫铢”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极其微小的分量或细节,具体解释如下:
“毫铢”通过具体单位引申为对细节、利益的极度关注,既可用于客观描述微小量级,也可带贬义色彩(如过度计较)。其用法多见于古典文献及成语中。
毫铢(háo zhū)是一个汉字词语,由简体字组成。下面将分别介绍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字、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毫铢的拆分部首是“毛”和“金”,其中“毛”作为左部,表示相关含义;“金”作为右部,表示字的声调。笔画数为15画。
“毫铢”源自《逸周书·卜辞·思氏》:“王曰:‘毫、铢、钱、两’,此谓儒者,庶二子之诈也。”其中“毫”指的是极小的分量之意,“铢”则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用来称量轻微的质量。
《毫铢》的繁体字并不常见,可以写作「毫銖」。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康熙字典》中的注释显示,毫铢的古代写法为「毛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写法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毫铢」形式。
1. 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微不足道,毫铢的分量都没有。
2. 我对他的观点毫铢不认同。
组词:毫无、毫不、毫厘、琴瑟之间、土豆煮熟了、锱铢必较、言之凿凿。
近义词:毫无、一毛不拔、毛骨悚然、重于泰山。
反义词:金玉满堂、金榜题名、有条不紊。
百人八蜡巴马子厂卫潮气大乘呆痴得天独厚端衰法案副东府僚抚民福乡浮盐羹匙公共汽车购募钴炮豪势恨入骨髓黄龙旗猾子剪剪诘晨吉光凤羽钧衡孔方兄来臻冷袖礼馈漫画马仔摩头懦响劈头盖脸欠陪礐石嗓癀三郊筛瓦省罢声阻歙漆阿胶收责书友熟纸天麟调笑令体伏投赴渭城卧榻之侧汙腻污涂纤身小櫂蟹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