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t give serious thought to anything] 疏于用脑,对一切漠不关心,漠然置之
不动脑,什么都不关心、不思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唐 刘知几 《史通·惑经》:“加以史策有闕文,时月有失次,皆存而不正,无所用心。” 宋 张齐贤 《<洛阳缙绅旧闻记>序》:“﹝余﹞足病累月,终朝晏坐,无所用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各体诗》:“专用字之偏旁一样者缀合成句……此亦 山谷 创体,盖文人无所用心,游戏笔墨。”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至于那些下民,他们有的是榆叶和海苔,他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无所用心”是一个成语,读音为wú suǒ yòng xīn,其核心含义指对任何事情都不动脑筋、漠不关心,常带有贬义色彩。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该词字面意为“没有地方用他的心”,引申为人在生活中缺乏思考或投入,对事物持消极态度。例如《论语·阳货》中提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即批评终日闲散、不思进取的状态。
出处与背景
源自《论语·阳货》,孔子用此语形容那些只知安逸享乐却不愿思考的人,强调人应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用法与结构
近义与反义
现代应用
常用于描述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缺乏专注与责任感的表现,如“他对学业无所用心,导致成绩下滑”。
总结来说,“无所用心”不仅是对行为的描述,更隐含对态度和价值观的评判,提醒人们应主动思考、积极行动。
《无所用心》是一个成语词组,表示心神不定、注意力不集中、思虑不专一或不专心致志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散漫、无可救药地缺乏注意力或专注力。
《无所用心》的拆分部首是“无”和“心”,其中“无”是部首,读作wú,表示没有,心是字的核心部分,读作xīn,表示内心、意志。整个词语共有5个笔画。
《无所用心》一词最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一文,其中引用了古代兵法《孙子兵法》中的用词。该词描述了一个人在战斗中的状态,表示对敌人的注意力不集中,思虑不专一,无法抓住对手的弱点。
《无所用心》的繁体字为「無所用心」。
在古代,有时会将《无所用心》写作「無所用脩」。这种写法多出现在较早的古籍中,意义与现代的《无所用心》相似。
1. 学习时无所用心,结果考试没通过。
2. 他实在太无所用心了,看了一天书还没有进展。
3. 她心不在焉,对我说的话完全无所用心。
1. 无心插柳:表示无心的行动能换来意外的收获。
2. 无所不为:表示肆无忌惮,没有顾忌,凡事都敢做。
3. 用心良苦:表示有良好的心意和故意。
近义词包括:心不在焉、心不在此、胸无大志。
反义词为: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班扇包弹巢倾卵覆惩难赤诵戳壁脚大学士地榆耑候放郑樊篱浮幻公门国服寒疡好好荷珠豗呶回蹊绘影图形护驾浑乱火线娇细京官噤害旧家子救熄魁名勑额冷突没产明心见性佞慧窍要启殡去暑融化容贳赏新剩欲释迦牟尼狮子灯霜兔树苗束苇私门随鸾贴律通潮土地改革歪缠无移时先庚鸮张下水挟筴谐调挟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