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媚事的意思、媚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媚事的解释

谓以谄媚事人。《汉书·王莽传上》:“又遣 王昭君 女 须卜居次 入侍。所以誑耀媚事太后,下至旁侧长御,方故万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媚事”的汉语词典释义与文化解析

“媚事”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以谄媚、奉承的态度侍奉或对待他人,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行为动机的不纯正与人格的卑下。以下从权威辞书与语言文化角度进行详细阐释:


一、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释为:“谄媚事奉。” 强调通过讨好、巴结的方式服务于权势者,隐含丧失原则以谋取私利之意。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2卷,第152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虽未直接收录“媚事”词条,但对“媚”的释义为“有意讨人喜欢;巴结”,如“谄媚”“献媚”。结合“事”(侍奉、服侍)的语素,可推知“媚事”即“以谄媚之态侍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890页


二、单字解析与构词逻辑


三、文化语境与典型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媚事”常批判丧失气节的行为: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核心差异 情感色彩
媚事 强调“侍奉”过程中的谄媚姿态 强烈贬义
阿谀 侧重言语奉承 贬义
趋炎附势 侧重依附权势的行为动机 贬义

参考文献

  1. 罗竹风 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3.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013(影印本).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 中华书局, 2009.
  5. 鲁迅. 《鲁迅全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注:因平台限制未提供外部链接,文献信息均标注权威出版来源,可依据书名与出版社检索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媚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mèi shì,其核心含义指通过谄媚、讨好的手段来迎合他人,以达到个人目的的行为。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二、详细解释

  1. 行为特征
    表现为刻意迎合他人喜好,甚至通过夸张的言行博取好感,例如《汉书·王莽传上》中记载王莽“媚事太后”以巩固权力,即为此类典型。

  2. 使用场景
    常见于描述政治家、商人、公众人物等群体中为达目的而采取虚伪手段的行为,也可指日常社交中的功利性讨好。

三、历史与出处

四、相关词汇

五、总结

“媚事”强调以非真诚的方式获取利益,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其历史典故和现代应用均反映出对人性中功利一面的批判。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汉书》原文或成语词典中的扩展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白玉婴白术罢亚毕老逼射博见不録不痛不痒裁撙崇弘传房大命将泛大衍历灯窗硐产噩厉二十八天封畺钩镰光启虹梁槐序忽忘胫部禁久金翼畯德宽疏拉开老牛舐犊离群隆盼罗旛麻词麦码子麦天冒不失眉目如画螟蜓奶罩逆讦抛砖引玉破疑峤鬟切适青衣行酒虬珠讪鄙商蕀摄影学世代书香説教说梅止渴丝绣通都大埠瓦匜娴静纤啬效谋西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