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梧凤之鸣的意思、梧凤之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梧凤之鸣的解释

《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毛 传:“梧桐盛也,凤凰鸣也,臣竭其力,则地极其化;天下和洽,则凤凰乐德。”后因以“梧凤之鸣”比喻政教和协、天下太平。《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时天下乂安,万民乐业,朝有梧凤之鸣,野无谷驹之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梧凤之鸣

“梧凤之鸣”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典籍的成语,比喻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之人发出的声音或教诲具有感召力与深远影响。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以下三层:

  1. 字面释义

    “梧”指梧桐树,古人认为梧桐是高贵之木,为凤凰唯一栖息的树木;“凤”即凤凰,象征祥瑞与德行;“鸣”指鸣叫、声音。字面意为“凤凰在梧桐树上的鸣叫”,暗含声音清越、境界超凡之意。

  2. 典故溯源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卷阿》: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汉代郑玄在《毛诗正义》中注解:“凤凰之性,非梧桐不栖”,强调凤凰择木而居的高洁特性。后世将凤凰鸣于梧桐的景象引申为贤者发声必择善地,其言论自然具有感化之力。

  3. 引申义与儒家思想

    在儒家语境中,“梧凤之鸣”常比喻君子之言行如凤鸣般清正,能感召世人、教化四方。《孔子家语·辩乐解》进一步阐释:

    “君子之居也,如梧凤之鸣,言出而天下应。”

    此处强调德政与善言的影响力,暗含“德之所至,众望所归”的治国理念,成为儒家推崇的“德音”象征。

权威引用来源

  1. 《诗经·大雅·卷阿》解读:中华书局《中华经典古籍库》
  2. 《孔子家语·辩乐解》原文: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孔子家语》

总结

“梧凤之鸣”以凤凰择梧而栖、其鸣清越的自然意象,隐喻德行高尚者的言论具有天然感召力,是儒家思想中“以德化民”理念的诗意表达,强调道德言行对社会风气的引领作用。

网络扩展解释

“梧凤之鸣”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比喻政教和谐、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其核心意义源于凤凰与梧桐的象征关系:凤凰是祥瑞之鸟,梧桐为高贵之树,二者结合寓意太平盛世。

2.出处与典故

出自《诗经·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汉代毛亨注解称,梧桐茂盛、凤凰啼鸣,象征臣子尽心辅佐君王,教化普及,天下和乐,因此凤凰(祥瑞)才会出现。

3.引申用法

4.其他解释差异

部分资料(如)提到该词可比喻“有才华者展现本领”,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结合语境判断。

5.使用场景


提示:若需具体古籍原文或更多例句,可查阅《诗经》及汉代注疏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安于现状百年难遇备荒奔育鄙讯伯牛成粒陈省身邨塾栋甍对掌泛拂風水先生负从高岌更递公位官攒诡故闺壸海东讧阻话本徽绩虎中夹间江客浇俗脚影谨防景响劲猛嗑咂诳词款要枯笑郎舍炼骨禄仕盲僮跛竖靡蓱南部闹轰轰判阅偏憎倩俏乔公道擒奸擿伏秋祭取夺三辅饰玩竦首岁羡隋衅天骥完郛维苏威火山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