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类品第。 明 宋濂 《白云稿序》:“凡阴阳盈虚之运,民物伦品之理,万汇屈伸之变,皆随事而著,源源乎罔知其所穷。”
"伦品"是一个较为书面化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人伦的等级、品第,即人与人之间基于社会关系(如尊卑、长幼、亲疏等)所形成的等级次序或类别划分。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资源的详细解释:
人伦的等级与类别
"伦品"指人类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等级秩序和类别区分。其中"伦"指人伦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品"指等级、品第。合称强调社会角色与地位的差异。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版)
道德与地位的结合
该词隐含对个体在社会秩序中所处位置的评价,既包含身份地位的差异,也涉及道德品行的层级。例如《魏书》中"伦品有九"即指按德行与地位划分的九等人才。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9年修订版)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6年版)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版)
《魏书·崔亮传》:
"昔有中正,品其才第,上之尚书,尚书据状,量人授职,此乃与天下群贤共爵人也。……今访其本,乃为伦品清浊所淆。"
释义:此处"伦品"指人才选拔中的德行与门第等级标准。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宗室无才者皆沦为皂隶,伦品既混,种族亦淆。"
释义:指社会等级混乱导致身份界限模糊。
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
来源:《现代汉语语境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年)
“伦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伦品(拼音:lún pǐn)指“等类品第”,即按照等级或类别对事物进行分类和排序。该词由“伦”和“品”组成: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宋濂的《白云稿序》:“凡阴阳盈虚之运,民物伦品之理,万汇屈伸之变,皆随事而著。”此处“伦品之理”指万物分类与演变的规律。
“伦品”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属于古典文献中的特定表达,多用于哲学、伦理或历史研究中描述事物的层级关系。例如讨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时,可能引用此词。
提示:若需深入理解,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宋濂原著,注意结合上下文分析其语境含义。
碍难从命榜署包修褊衣步舞采购超低温乘刚澄润舛讹促密趸数饭器哥钟共勤栝蒌瓜丘贵冗庪悬洪朗欢侍斛槛觳苦夹断箭竿白街心谨案金容坰野就粮卷席而居卡剌特垦凿聊尔灵承溜沟子鲤鱼跳龙门理致龙蕊簪毛丫头骂山骂海纳兰碾玉作朒数嫖宿碻车欺僭蜻虰衾襚钦尊穷恚驱胁芟繁就简试播台观叹息腾那脱鞴蜲蛇伪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