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essential]∶必须具备
必备条件
(2) [necessary]∶为某种目的而必须具备的
必备的学习用具
“必备”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bì bèi,其核心含义是必须具备或必须备有,通常用于描述达成某种目的或完成特定任务所需的基本条件或物品。以下是详细解释:
“必备”多用于强调必要性,常见于说明性文本或口语中,如产品说明(“本软件为办公必备”)、生活指南(“露营必备清单”)等。
如果需要更全面的例句或古文出处,可参考词典类来源(如-5)。
《必备》是一个表示某个事物或条件是必须具备的意思,即不可或缺的,必要的。
《必备》的拆分为必(bì)+ 要(yào)。
它的部首是心(xīn),笔画总数为6画。
《必备》一词源于古代中国汉语,现代汉语中的《必备》一词经常用来表示某个事物或条件是必要的,不能缺少的。
《必备》的繁体字为「必備」。
在古时候,汉字《必备》的写法与现代汉字一样,由「必」和「要」两部分组成。
1. 这本书是学生在考试前必备的参考资料。
2. 一把伞在英国的气候条件下是必备的物品。
3. 按照公司规定,出差人员必备出差证明。
1. 必需品: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购买或使用的物品。
2. 必不可少:指某个事物或条件是不可或缺的,无法被省略或忽略。
3. 必要性:指事物或条件具备有必要性,必须要有的特性。
1. 不可或缺:表示某个事物或条件是必须的,不能被忽略。
2. 必不可少:表示某个事物或条件是不可或缺的,无法被省略。
3. 必需品:指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购买或使用的物品。
1. 可有可无:表示某个事物或条件不是必须的,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
2. 可选:指某个事物或条件是可选的,可以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具备。
3. 无所谓:指对某个事物或条件不在意,无所谓是否具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