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桃茢的意思、桃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桃茢的解释

桃杖与扫帚。古代用以辟邪除秽。《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桃,鬼所畏也,茢,扫帚,所以扫不祥。”《礼记·檀弓下》:“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 陈澔 集说:“桃性辟恶,鬼神畏之……茢,苕帚也,所以除秽。巫执桃,祝执茢,小臣执戈。” 唐 韩愈 《论佛骨表》:“古之诸侯,行弔於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弔。” 元 刘镗 《观傩》诗:“归来桃茢坐深蕑,翠鴞黄狐犹在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桃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古代复合词,由"桃"与"茢"二字构成。据《说文解字》记载,"桃"为果木名,其木质在先秦时期就被赋予驱邪功能,《周礼·夏官》有"赞牛耳桃茢"的记载;"茢"则指笤帚,原指芦苇类植物,后引申为祭祀用具,《礼记·檀弓下》郑玄注称"茢,所以扫不祥"。

在构词法上,"桃茢"属于并列式合成词,特指用桃木制成的笤帚类器具。这种器物在古代礼制中具有双重功能:其一作为扫除工具,《周礼·春官》记载"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时使用桃茢;其二作为驱邪法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孔颖达疏解"桃茢"为"所以除不祥"的礼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特别指出,桃木的驱邪属性与茢的洁净功能在礼制实践中形成了功能互补。

从训诂学角度考察,《康熙字典》引《集韵》将"茢"训为"苕帚",而《周礼》贾公彦疏进一步说明"桃茢者,以桃为柄,长五尺,以茢为帚"的形制特征。这种礼器组合体现了古代"以洁致诚"的祭祀观念,其文化意涵在《荆楚岁时记》等古籍中均有延续性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桃茢”是古代用于驱邪除秽的器物组合,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桃茢”由桃木杖(桃)和扫帚(茢)组成。桃木被认为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而茢(苕帚)则用于扫除污秽与不祥之物。

二、历史文献依据

  1. 《周礼》记载
    《周礼·夏官·戎右》提到“赞牛耳桃茢”,郑玄注解:“桃,鬼所畏也;茢,扫帚,所以扫不祥。”说明其用于祭祀或仪式中驱邪。
  2. 《礼记》中的用法
    《礼记·檀弓下》记载,君主参加臣子丧礼时,会令巫祝手持桃茢与戈,以消除晦气。
  3. 后世诗文引用
    唐代韩愈《论佛骨表》提到诸侯吊唁前用桃茢祓除不祥,元代刘镗《观傩》诗中也描述桃茢用于驱邪场景。

三、文化功能

四、相关扩展

需注意“桃茢”与“桃穣”(桃肉)的区别,后者出自五代词人牛希济的“终日劈桃穰”,指桃的果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周礼》《礼记》原文或相关古代礼俗研究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按求暗途北堂书钞陈政出乱子猝死點易多个耳聋眼黑洱水诽谐风长峯峦分派分事福寿绵绵诰箓高位厚禄刮剌关历归赴过寿合眼黄钺蹇卫翦抑挤讹头解赠巾鞴京阙鸡瘟举撮君公举止自若喀嚓廖仲恺丽兵买忧茅茨虐害扒龙蒨璨鎗手起爨麒麟客人从撒欢三贞妇撒手尘寰上唇少住笙篁使才书槅子诵弦淘濯铜山香树校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