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强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暴力或强制手段非法获取他人财物或权利。以下是详细解释:
暴力性行为
指使用武力、威胁等非正当方式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或权益。例如:“强夺他人财产是犯法的”。
法律属性
该行为具有明显的违法性,属于法律禁止的侵权行为。如《刑法》中规定的抢劫罪、抢夺罪等均涉及“强夺”行为。
具体场景
多用于描述对实物或抽象权益的非法占有。例如:“最后一掷强夺铁饼金牌”(通过超常实力竞争性获取);“强夺主动权”(争夺控制权)。
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抢夺、劫夺;反义词:归还、赠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267条,强夺行为可能构成抢劫罪或抢夺罪,面临有期徒刑、罚金等刑事处罚。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条文或具体案例,可参考《刑法》相关章节或司法案例库。
《强夺》是一个动词,意为以武力或强大的力量夺取别人的东西,通常指采取非法或不正当的手段来夺取他人的财物、权力、地位等。
《强夺》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弓”和“手”。其中,“弓”是第一部首,有3个笔画,“手”是第二部首,有4个笔画。
《强夺》这个词的来源比较简单,就是由“弓”和“手”两个部首组合而成。在繁体字中,词的形状会稍有不同,但不影响意义。
在古代汉字中,我们也可以找到《强夺》的写法。其中,“弓”字有多个变体,在古时候,“弓”字的变体中有一种形状更加扁平,类似于现在的“卟”字,而“手”字则与现在相同。
1. 他利用自己的权势,强夺了别人的财产。
2. 这次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强夺敌方的领土。
1. 强取:意为用强力夺取。
2. 夺权:意为夺取权力。
3. 抢劫:意为使用武力或威胁夺取他人的财物。
1. 抢夺:意为用力夺取。
2. 劫持:意为用武力或威胁操控他人。
3. 掠夺:意为掠取他人的财富。
1. 交流:意为和平地共享或交换。
2. 分享:意为愿意与他人共享或拥有。
3. 放弃:意为主动放弃所拥有的东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