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矛柄下端饰以白色金属的平底金属套。《诗·秦风·小戎》:“俴駟孔羣,厹矛鋈錞。” 朱熹 集传:“鋈錞,以白金沃矛之下端平底者也。”
“鋈錞”是较为生僻的古代词汇,需拆解分析:
1. 鋈(wù)
2. 錞(chún)
组合解析 “鋈錞”未见固定词组用法,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组合:
建议结合具体文献出处进一步考据。若为生僻古籍词汇,可查阅《说文解字注》《诗经》等先秦文献注疏。
《鋈錞》(wù du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金属雕镂刻制的饰品”。
《鋈錞》由部首“钅”和“彔”组成,共有30画。
《鋈錞》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早出现在《周礼·秋官·大司乐》一书中,用于形容庄严华美的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扩展了其意义,用来形容制作精良的金属饰品和艺术品。
《鋈錞》的繁体字为「鏦鐺」。
在古代,汉字写法常常会有变化。古时候《鋈錞》的写法为「鈩錞」。
1. 她佩戴着一对精美的鋈錞,显得格外优雅。
2. 这件鋈錞是匠人用心雕琢出来的,工艺非常精湛。
鋈葆(金属保藏器物)、貝錞(贝壳装饰品)、錞遗(珍贵遗址)。
珍宝、华美、精致。
粗糙、简陋、普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