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调的意思、七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调的解释

古乐律高低音域,自黄钟至中吕,称七调。《魏书·乐志》:“ 崔九龙 言於太常卿 祖莹 曰:‘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钟,终於中吕。今古杂曲,随调举之,将五百曲。’”《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昔 黄帝 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十二律旋相为宫以生七调,为一均。凡十二均、八十四调而大备。”后世宫、商、角、羽各有七调,称四声二十八调。参阅《宋史·乐志十七》。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调”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不同领域的语境:

一、古乐律音域(核心含义)

指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划分的七个音域或音阶体系,具体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十二律中的前七律(自黄钟至中吕)。这一划分源于三分损益法,用于旋宫转调的实践。
例如《魏书·乐志》记载:“声有七声,调有七调,以今七调,合之七律,起於黄钟,终於中吕。”

二、情绪表达(扩展含义)

在部分现代词典中(如),延伸为形容人的七种情绪状态,即悲、喜、怒、思、愁、恐、惊。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性描述,强调情感的多变与层次性。

三、其他关联信息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古代音乐或文献,优先采用乐律解释;若为文学或心理学场景,可参考情绪分类。更多细节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资治通鉴》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七调》是指古代音乐中的一种调式,也可以指古代音乐中的七种调式的总称。在古代音乐理论中,音乐的调式按照其使用音的不同可以分为律、正、官、商、角、羽、变七种,这七种调式合称为七调。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调》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丿”和“一”,它的拆分笔画数为五笔。

来源

《七调》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音乐理论,古代音乐家根据音阶和音律的规律,将音乐划分为七种调式。这七种调式被称为七调。

繁体

《七调》一词的繁体字为「七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七调」的写法与现代相似,没有太大的变化。

例句

1. 他精通古代音乐,能演奏各种七调。

2. 这首曲子中运用了传统的七调,音色非常悠扬动人。

组词

七律、七官、七商、七角、七羽、七变

近义词

律调、音调、曲调

反义词

五调、六调、八调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