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遽的意思、薄遽的详细解释
薄遽的解释
急迫。《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薄,迫也。言事迫,不暇得先与王共议之……’薄,迫,是也。遽,速也。” 宋 王安石 《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宋 秦观 《泸州使君任公墓表》:“公知其谋,乃録使者不法事关 瀘州 十有五条上之,使者薄遽不知所为。”
词语分解
- 薄的解释 薄 á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冷淡,不热情:薄待。 味道淡:薄酒。 土地不肥沃:薄田。 肥浓厚深 薄 ó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轻微,少:薄礼。薄产
- 遽的解释 遽 ù 急,仓猝:遽尔(突然)。遽死。遽然。匆遽。 惊惧、慌张:遽色。惶遽。 古代报信的快马或驿车:乘遽而至。 遂,就:“塘有万穴,塞其一,鱼何遽无由出?”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薄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权威资料解析如下:
1.基本释义
- 读音:báo jù(或bó jù,不同注音差异)。
- 含义:指事情急迫、紧迫。
- 构词解析:
- “薄”通“迫”,意为逼迫、紧迫;
- “遽”意为迅速、急切。两字组合强调时间紧迫、不容延缓的状态。
2.古籍出处与用法
- 出自《汉书·严助传》:“王居远,事薄遽,不与王同其计。”
此句描述因距离遥远、事务紧急,无法与对方共商对策。
- 颜师古注:“薄,迫也;遽,速也”,进一步印证其“急迫”的核心含义。
3.现代语境辨析
- 部分非权威来源(如)将其解释为“言行轻率”,但此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词义的误读或混淆。
- 正确用法:多用于描述客观事态的紧迫性,而非主观行为的草率。
4.例句参考
- 宋代王安石《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王程虽薄遽,邦法难卤莽。”
此句以“薄遽”形容公务紧迫,需谨慎处理。
总结建议:若需引用“薄遽”,建议以《汉书》及权威词典释义(急迫、紧迫)为准,注意区分现代网络中的不准确解释。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薄遽》是一个汉字词汇,它的意思是“急促、匆忙”。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艹”,右边的部首是“遽”。它的笔画数目是13划。《薄遽》这个词的来源是古代的汉字书法家们创造出来的,它的繁体字形式为“薄遽”。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稍有不同。对于《薄遽》来说,其古时候的写法是“薄渚”,它的字形比现代简化字要复杂一些。
一些使用《薄遽》这个词的例句可以是:
1. 他匆匆忙忙地赶到会议现场。
2. 老师薄遽地离开了教室。
与《薄遽》相关的组词有许多,例如:“急躁”、“急速”、“匆忙”等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来表达匆忙和急促的含义。
至于近义词和反义词,与《薄遽》相近的词汇有“迅速”、“快速”等,这些词都表示行动的迅猛和快速。而相反的意思可以用“缓慢”、“慢慢”来表示。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满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