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病。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北史·李暉传》:“尝卧疾期年, 文帝 忧之,赐钱一千万,供其药石之费。” 前蜀 韦庄 《卧重疾有题》诗:“与君同卧疾,独我渐弥留。”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钱大夫妻》:“其后卧疾,有发语於冥暗中,自言为亡妾某人,具道欲杀 陈 之意。”
“卧疾”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wò jí,基本含义指因病卧床,即“卧病”之意。以下从词义、文献例证等方面综合解释:
“卧疾”作为传统汉语词汇,既保留了对疾病的客观描述,也承载了古代社会对病中生活的观察与情感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斋中读书》《北史》等原文。
《卧疾》的意思
《卧疾》是一个汉字词组,它的意思是“卧床生病”。表达一个人因疾病而无法起身,只能躺在床上的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卧疾》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卧”字的“卩”部,表示“手”的意思;右边是“疾”字的“疒”部,表示“病”的意思。
《卧》字的拼音是"wò",并且有10笔画;《疾》字的拼音是"jí",并且有8笔画。
来源和繁体
《卧疾》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理论。人们相信,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应该躺在床上休息,好好调养身体。因此,"卧疾"这个词组就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态。
繁体字中,“卧”和“疾”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卧"字的写法稍有不同,它的上面有一个由两个小横的组成的"⺌"字形,表示一个人躺下的形状。而"疾"字的写法则与现在一样。
例句
1. 他生病后不久就卧疾在床,需要好好休息。
2. 她因为感冒而卧疾了一周,才恢复过来。
组词
1. 卧床疾病
2. 卧病不起
3. 疾病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病倒、生病、卧病
反义词:起身、康复、康健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