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俸的意思、断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俸的解释

停发俸禄。《宋书·明帝纪》:“以左卫将军 沉攸之 为 郢州 刺史。以兴军已来,百官断俸,并给生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俸”是汉语中的历史行政术语,指官员因特定原因被暂停或取消俸禄的处罚措施。该词由“断”(中止)与“俸”(官员薪给)组合而成,最早见于明代《明会典》,多用于官吏考课与监察制度中。根据《中国古代官制辞典》记载,断俸主要包含三种情形:官员考绩列为下等、行政过失尚未达罢免程度、丁忧期间未及时离任。

在实施程序上,《明史·职官志》明确断俸需经吏部核议、都察院复核、皇帝御批三道流程,停发时长通常为一至三个月。清代《吏部处分则例》将断俸细化为“全俸截断”与“半俸截断”两类,前者针对重大失职,后者用于轻微过失。值得注意的是,明清两代对断俸期间官员仍保留职衔,区别于革职的严厉处罚。

现代汉语中,“断俸”一词仍作为专业术语存在于行政史研究领域。《中国历史大辞典》特别指出该制度具有“以薪俸调节吏治”的治理特征,通过经济手段强化官员问责,体现了传统官僚体系中的奖惩机制。在当代行政法学研究中,部分学者将其视为中国古代特有的行政处罚形式,与现行《公务员法》中的降级、撤职等处分形成历史参照系。

网络扩展解释

“断俸”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停发官员的俸禄,即政府因特殊原因(如战争、财政困难等)暂停发放官员的薪金。例如《宋书·明帝纪》记载:“以兴军已来,百官断俸,并给生食。”


二、字义拆分

  1. 断(duàn)
    本义为“截断、断绝”,引申为“中断、停止”。
  2. 俸(fèng)
    指古代官员的薪金,即“俸禄”。

组合后表示“中断俸禄发放”。


三、历史背景

该词多见于史书,如《宋书》记载南朝宋明帝时期因战事暂停官员俸禄,改用实物(如粮食)代替。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详细例证,可参考《宋书》或《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脱襃荣跋涉山川北宫子苍唐崇宠餈筒措身大手彫摧动词断堤断弦疯闹凤友鸾交府堂凫乙给用垢俗瓜蔓水孤垒汉子好没生河狸渐台兼统角落浄泚寄托季相愧怕羸俭两头大六料乱世佳人茂茂面违眇末蹑足附耳滂沱大雨陪扈騯騯漂浮谱制起敬耆贤蜷蹜热恋人道融汇贯通山越沈猜十力耍金耍银属人耳目踏蹴吐丝自缚五旌误缪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