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蚊母木的意思、蚊母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蚊母木的解释

即蚊子树。《说郛》卷二引 唐 段公路 《北户录·蚊母》:“ 岭 南有蚊母木……不花而实,实从木皮中出,如缀珠璫。其实大如樱桃,黄即可食,过则实中化为飞蛾穿子飞出,愚验之亦为蚊子也。”参见“ 蚊子树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蚊母木是汉语中对特定植物的古称,现多指蚊母树(拉丁学名:Distylium racemosum),属于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乔木或灌木。其名称来源、特征及文化记载如下:


一、名称释义与植物特征

  1. 命名由来

    “蚊母”源于古代观察:该树木叶片常形成虫瘿(昆虫寄生形成的瘤状物),古人误认为树木“孕育蚊虫”,故称“蚊母”。实为瘿蚜虫等昆虫寄生所致,与蚊虫无直接关联。

    植物特征:树皮暗灰色,叶革质互生,椭圆形;花期春季,花序穗状,无花瓣,蒴果卵圆形。


二、文献记载与历史应用

  1. 古籍记载

    • 《酉阳杂俎》(唐代段成式):

      “蚊母木,树如冬青,实如枇杷子,每枝节间有脂如胶,名蚊母脂。”

      描述其树脂特性,并提及古人用树脂制作香料或粘合剂。

    • 《岭表录异》(唐代刘恂):

      记载岭南地区蚊母木的分布,称其“叶似枇杷,子如樱桃”,反映早期植物志记录。

  2. 传统用途

    • 木材价值:木质坚硬致密,古代用于制作家具、农具柄材。
    • 药用记载:根皮或叶入药(见地方草药志),但现代应用较少。

三、现代价值与生态意义

  1. 园林绿化

    蚊母树耐修剪、抗污染,是城市绿化的优选树种,常见于南方公园及道路绿化带。

  2. 生态功能

    虫瘿为昆虫提供栖息环境,维持局部生物多样性,体现植物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参考资料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在线版:蚊母树属条目(链接
  2. 《中国园林观赏植物图谱》:蚊母树栽培与应用(链接
  3. 中华书局点校本《酉阳杂俎·卷十八》
  4.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岭表录异》影印本(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蚊母木”的词义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蚊母木”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wén mǔ mù,可指代两种不同概念:

  1. 比喻义:形容人或事物表面平凡,但内在具有非凡品质或潜力(如成语用法)。
  2. 本义:指一种名为“蚊子树”的植物,多见于古代文献记载。

二、详细解释

  1. 植物属性

    • 来源:据唐代段公路《北户录》记载,蚊母木生长于岭南地区,果实“不花而实”,成熟时如樱桃般大小,黄色可食。果实若未及时采摘,内部会化为飞蛾或蚊子飞出。
    • 特性:该树外表普通,但木质坚硬耐用,可能与现代植物学中的某些硬木树种相关,但具体对应物种尚无明确考证。
  2. 比喻用法

    • 用于文学或口语中,强调“平凡外表下隐藏卓越本质”,类似“大巧若拙”的哲理表达。

三、例句与用法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植物学关联,建议查阅权威植物志或方言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黯昧白鹿苞屦悲欢鄙言碧牙签博罗觇听逞智吹制处片祠位从目打降黨綱顶感斗争斗合豆枝惇序铎舌槁杌公该贯衆海蟹河外闳旷贱薄坚挺计利捐躯报国伉衡来函列女溜坡乱烘烘门生闵忧密巧逆格甯歌宁盈逆溢品头论足谴客切身体会亲劄讫息企者不立荣富僧厨生资审注适得其反水产业陶韦体元居正逶蛇线装书小邦小有清虚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