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祸几 ”。指隐伏待发之祸患。《文选·鲍照<苦热行>》:“生躯蹈死地,昌志登祸机。” 李善 注:“《庄子》曰:‘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 司马彪 曰:‘言生以是非臧否交接,则祸败之来若机栝之发。’ 班固 《汉书》述曰:‘祸如发机。’” 唐 崔橹 《华清宫》诗之二:“障掩金鸡蓄祸机,翠环西拂 蜀 云飞。” 宋 陆游 《书<贾充传>后》:“祸机乱萌,伏於隐微。” 明 刘基 《乌生八6*九子》诗:“少年挟弹如流星,祸机潜发不见形。”《明史·倪岳传》:“天怒人怨,祸几日深,非细故也。”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祸机汉语 快速查询。
“祸机”是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隐伏待发的灾祸征兆或隐患,具体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由“祸”(灾祸)与“机”(征兆、机关)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灾祸的触发机关”。其核心含义包括:
最早见于南朝鲍照《苦热行》:“生躯蹈死地,昌志登祸机”,描述明知危险仍涉险的境况。李善注引《庄子》与班固《汉书》进一步阐释其“潜伏性”特点。
需注意,“祸机”属于书面语,日常使用多出现在文学或学术分析中。如需进一步探究其哲学内涵,可参考《庄子·齐物论》中关于“是非之机”的论述。
祸机(huò jī),意思是指事情的发展出现了可能导致灾祸的危险局势或情势。
祸(huò)的部首是示(礻),总计6画;机(jī)的部首是木,总计6画。
《祸机》一词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中写道:“吾前者尝有祸机,曾不得先生。”在这里,祸机被用来描述可能带来灾难的局势。
祸机的繁体字是禍機。
在古代汉字中,祸的写法为“禍”,机的写法为“機”。
1. 他的任命对整个项目都带来了祸机。
2. 这次事故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祸机。
祸机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形成新的词汇,例如:祸机丛生、祸机四伏。
与祸机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祸端、风险、危机。
与祸机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安稳、顺利、平安。
巴山越岭本波並耦跛牂崇祀春谜簇簇新错分玳瑁鱼打销督治房奴奉委福智高幨工银盥槃诡惑过关斩将海带横切面亨衢横征暴敛画肆华芝隳懈枷脰械手湔祓洊升絜己金牕饥穰计治濬潭夸好朗曜另自龙币旄端门闩铭词南欧南征破曙迁座七均轻机劝励群蚁溃堤烧畲升引孀妇水屮税帖鎕锑田齐退罢尾韵无可无不可小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