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敬和赐与。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答曰:‘向者承问,谓言凡客;拙为礼貺,深觉面惭。’”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卷五:“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百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障车礼貺,过于聘财。”
“礼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由“礼”和“贶”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如下:
“礼贶”体现了古代社会礼尚往来的文化特征,强调通过物质馈赠传递尊重与情谊。若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注解。
《礼贶》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通过赠送礼物来表示敬意和感谢。这个成语描述了人们通过礼物来表达情感和谢意的行为。
《礼贶》这个词可以拆分为「示」部和「贝」部。「示」是「礻」的简化形式,表示祭祀、礼仪的意思;「贝」表示财物。
《礼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观念。在古代社会中,贵族和士人之间常通过赠送财物来表示感谢和敬意。这一传统渐渐演变成一种通用的礼仪行为,并成为后世的文化习俗。
《礼贶》的繁体字为「禮贈」。
在古代,「贶」字的写法为「猋」。
1. 他以精美的礼物作为礼贶,向老师表达了感谢之情。
2. 在传统文化中,礼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礼仪。
1. 礼仪
2. 馈赠
3. 酬谢
1. 赠品
2. 馈赠
3. 送礼
1. 收礼
2. 接受
3. 拒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