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monish] 告诫
戒饬将士
(1).告戒。《汉书·杨恽传》:“廷尉 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奏 惲 不服罪,而召户将 尊 ,欲令戒飭 富平侯 延寿 。”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 尧 之在位,七十餘载,戒飭咨嗟,以致平治。”《说岳全传》第二一回:“那 牛皋 吃惯了的人,怎熬得清淡,未免做些不公不法的事。 牛安人 戒飭不住,一口气气死了。”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世间上所称赞的老大家们的冷冰冰的教谕,忠告,戒饬,骂倒,就费尽了千语万言,有时只不过激起冷笑的猛潮,反抗的烈火罢了。”
(2).见“ 戒方 ”。
“戒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训诫、整顿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核心释义
“戒饬”指通过严厉的告诫或命令,使人改正过错、规范行为。例如《汉语大词典》将其解释为“告诫约束”,强调以言辞或行动促使对象遵守规则。
词源分析
两字结合后,“戒饬”融合了“警示”与“整顿”的双重内涵。
用法与语境
该词多用于正式或严肃场合,如上级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训导。例如《明史·职官志》中“百官有过,须严加戒饬”,体现其权威性与规范性。
近义词与反义词
文化内涵
“戒饬”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约束与社会秩序的重视,常见于历史文献与儒家经典,如《礼记》中“以礼戒饬,民知廉耻”的记载。
“戒饬”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词义:指告诫、训诫,带有严肃规劝的意味。
拼音:jiè chì
注音:ㄐㄧㄝˋ ㄔˋ
动词用法:表示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的告诫。
名词用法:古代私塾中教师惩戒学生用的“戒尺”。
现代多用于书面语或历史文献,如描述古代官员训诫下属(“戒饬将士”)或教育场景(私塾戒尺)。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汉书》《说岳全传》等典籍。
百冗螌蝥变争兵形波老儿残年暮景长历长鱼尘芥冲繁从臾等好戥头登侑钉书钉阿房宫梵襟风船附火复子明辟工作母机光缆寒浞鹤井遑急花冢毁谮火轮车俭素饯筵惊惮儆醒酒藏赍献决价可地延可什么空对空快人快事夸艳临日面红颈赤棚车清琴全国煞费心机筛骨升举折葼拾翠人蜀帝花提琴豚解猥众鹜行遐愤香亮涎吐歇鞍谐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