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蕎麦的意思、蕎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蕎麦的解释

1.荞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蕎麦(qiáomài)的汉语词典释义

一、基本释义

“蕎麦”指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Fagopyrum esculentum),属蓼科。其籽实呈三角形,可磨粉食用,茎秆常呈红色,花白色或淡红色。在中国北方、日本等地广泛种植,是重要的杂粮作物。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株高约30-90厘米,茎直立分枝;叶互生,心形或箭形;花簇生,花期短,通常自花不育,依赖昆虫传粉。
  2. 生长习性:耐贫瘠土壤,生长期短(约70-90天),适应温带气候,常见于高海拔地区。

三、词源与命名

“蕎”由“艹”(草字头)与“乔”(高耸)构成,形容其植株形态;“麦”因籽实类麦粒而得名。古称“乌麦”“花荞”,《本草纲目》载:“荞麦南北皆有,立秋前后下种,八九月收刈”。

四、文化与社会应用

  1. 食用价值:籽实富含芦丁、膳食纤维及蛋白质,可制面条、饸饹、凉粉等传统食品。
  2. 药用记载:《食疗本草》称其“实肠胃,益气力”;现代研究证实其具抗氧化、降血糖功效。
  3. 生态作用:作为绿肥或蜜源植物,荞麦花蜜是优质蜂蜜来源。

五、相关词汇延伸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25卷. 科学出版社.
  3. 李时珍.《本草纲目·谷部》. 明代.
  4. 孟诜.《食疗本草》. 唐代.

网络扩展解释

“蕎麦”(即“荞麦”)是蓼科荞麦属的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植物学特征

  1. 形态特征

    • 茎:高度约60-90厘米,略带红色。
    • 叶:互生,呈心脏形三角形,具长柄和鞘状托叶。
    • 花:夏秋季开放,白色或淡红色,白居易曾以“月明蕎麦花如雪”形容其繁盛景象。
    • 果实:瘦果呈三角形且带棱,黑色,故别称“棱子”。
  2. 产地与分布
    原产于中亚及东印度地区,现广泛栽培于温带国家。

二、用途与文化意义

  1. 经济价值

    • 子实可磨粉制成面条、面食,或用于酿造酱油。
    • 兼具药用功能,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清热解毒等。
  2. 文学意象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村夜》中以荞麦花比喻雪景,体现其观赏性及文化意蕴。

三、词语扩展

“荞麦”一词既可指代植物整体,也可特指其子实。现代饮食中,荞麦因富含膳食纤维和营养,被视为健康粗粮。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栽培技术或具体药用方剂,建议查阅农业或中医药专业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背腹受敌比丘谄誉车班班传写出凡入胜貙镏单刀赴会夺胎换骨阿房殿狗攮的刮胡子股份故林过笋豪马鸿鹄将至黄子頮沐呼图克图剑戟矫励结语极駡金颷禁急金帐捐放口是心苗髡髦六指儿路粮马牛襟裾马群媺人眇指模特儿念念跑青批风抹月乾儿轻獧清一色勤拳髷髻上用收驩肆纵夙因俗语逃石呫毕枉夺惟藩吾仗线虫下气下首歇憩隙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