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的书面报告。《红楼梦》第十七回:“ 贾璉 见问,忙向靴筒内取出靴掖里装的一个纸摺略节来,看了一看。”《红楼梦》第十八回:“少时,太监跪启:‘赐物俱齐,请验按例行赏。’乃呈上略节。”
“略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及解释如下:
“略节”指简要的书面报告或摘要,通常用于事务性或礼仪性场景中。例如《红楼梦》第十七回提到贾琏从靴筒中取出“纸摺略节”查阅,第十八回也记载太监呈上“略节”供验查赏赐物品。
在《红楼梦》中,“略节”多用于礼仪场合,如核对物品清单或汇报事务,体现其作为正式文书的实用性。
部分词典(如查字典)提到“略节”可理解为“节约使用资源”,但这一用法较少见于主流文献,可能与单独字义混淆有关,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略节”的核心意义为简明的书面记录,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现代使用较少。若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红楼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如汉典、沪江词典)。
《略节》,指在节约的基础上加以简略,不过分细致处理的意思。下面是对这个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的解释。
《略节》由字部首“田”和字部首“木”组成。其中,“田”字部首有4画,“木”字部首有4画。整个字共8画。
《略节》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书·经籍志·撰文便用》中,用来指写文章时减少冗余,节省笔墨的技巧。
《略节》的繁体字为「略節」。
在古代,字形会有变化。《康熙字典》中收录的古代写法为「濫(音即“略”)節(非“节”字特异写法)」。
1. 在写作中,不必拘泥于细节,略节即可。
2. 为了提高效率,我们需要略节而行。
略节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形成新的词语,如「节约照明」、「略节风格」等。
近义词包括「精简」、「简略」等。
反义词包括「详细」、「繁复」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