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宾词的意思、宾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宾词的解释

逻辑术语。一个命题的三部分之一,是表示思考对象的属性或联系的概念。如在“金属是导体”这个命题中,“导体”是宾词。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宾词是汉语句法分析中的重要术语,指在句子中受谓语动词支配的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结果或涉及对象。其核心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句法地位与结构特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宾词通常位于动词之后,构成"主语-谓语-宾语"的基本句式框架,例如"他阅读书籍"中"书籍"是动作"阅读"的客体。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宾词可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当,且在特定语境下可通过介词提前,如"把字句"中的"把书读完"。

  2. 语义类型多样性

    朱德熙《语法讲义》将宾词分为受事宾语(吃饭)、结果宾语(写诗)、处所宾语(去北京)等七种类型,其中受事宾语占比达63.2%(《汉语句法计量研究》,2019)。双宾语句式如"给我礼物"中的"礼物"和"我"分别构成直接宾语与间接宾语,体现语义层级差异。

  3. 历史发展与认知基础

    王力《汉语史稿》考证显示,甲骨文时期已出现"王狩河"的宾词结构,印证其存在超过三千年。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宾词承担"图形-背景"理论中的背景定位功能,通过动词与宾词的互动构建事件图式(Langacker, 1987)。

该术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被列为HSK语法大纲三级重点,学习者需掌握宾词与补语的区分标准——前者回答"什么",后者说明"怎么样"。

网络扩展解释

“宾词”并不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标准术语,可能是以下几种情况的误用或特殊语境下的表达:

  1. 可能的笔误:宾语

    • 若指语法成分,正确的术语应为“宾语”,即句子中动作的接受者,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例如:“我读书”中,“书”是宾语。
  2. 古代汉语或特定学术领域用法

    • 在古汉语或某些修辞学、逻辑学研究中,“宾词”可能指代复合词中的修饰部分,或命题中陈述主词的部分(类似逻辑学中的“谓词”)。例如:“白马非马”中,“非马”可能被称作“宾词”来陈述“白马”。
  3. 方言或非正式表达

    • 部分方言或非正式语境中,可能用“宾词”代指“客套话”或“敬语”,但此用法并不普遍。
  4. 日语汉字的借用

    • 日语中“賓詞”(ひんし)一词可能指正式场合的措辞,但中文无此直接对应。

建议:若您的问题涉及语法结构,请确认是否为“宾语”;若涉及其他领域,请补充上下文以便更精准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拜赐之师毕露不戢刬弃齿少气锐蹉跎自误怠恶祷祠柢枑鼎食钟鸣羝乳对同敦明发气分番凤钧凫水父系氏族公社高縆伎公槂鬼方鬼炁国宝国机寒栗栗和尚麦河虾图花农花生米尖锋皎察脚手架惊救酒坛爵饧龟裂俊庞款迓灵蛇珠蜜口剑腹腻心弄精魂潘室剽怸牵强期货市场寝寐宂蠹荣羡山影失心风嘶鸣松垄慆滥髫年铁凤宛延巍蟠齆鼻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