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流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人的品格、言行或见解超凡脱俗,不随波逐流,具有独特的操守和境界。以下从权威词典及语言学角度解析其含义:
不迎合世俗
指不盲目追随大众的喜好或风气,坚持独立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例如形容文人坚守气节,不趋附权贵或流行观念。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品格高洁,超越凡庸
强调道德或精神境界高于常人,如“其志不同流俗”形容志向高远,不屑与庸俗者为伍。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构词解析:
“流俗”指流行的世俗风气,“不同”即不与之苟同。该词属偏正结构,核心在“不同”,强调对“流俗”的否定。
来源: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历史用例:
明代归有光《与沈敬甫书》云:“若立意不同流俗,便非行道。”体现对独立人格的推崇。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3年。
适用语境:
多用于褒扬文人、艺术家或思想家的独特品格(如“先生不同流俗,自成一家”),或形容作品风格脱俗(如“画风不同流俗”)。
近义词对比:
词语 | 差异 |
---|---|
特立独行 | 侧重行为独异,未必含道德高度 |
卓尔不群 | 强调才能出众,非仅指品格 |
高风亮节 | 专指道德高尚,范围更窄 |
来源:《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语文出版社,2010年。
“朱自清先生一生清贫,拒领美援面粉,其不同流俗的骨气永为后世楷模。”
来源: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不同流俗”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tóng liú sú,通常用于形容人品德高尚、不随波逐流的行为或思想。以下是详细解释:
“他虽不同流俗,却始终坚守正义。” ✅
(错误用法:“他穿得不同流俗” ❌,此处仅指外表,不涉及品德。)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礼记》或《儒林外史》原文。
暗风百川归海拜折胞波别墅鼻青眼乌捕获电子排布式都威仪放屁添风风风势势坟墓釜中鱼纲常干净利落鬲昆公廉孤芳自赏龟星好色红毛刀涣散稽参晶艳爵士音乐开劫旷官矿税敛笏鸾箫樚木论斥命称明窗浄几内市恁时鸟类逆击佩衽偏执切结欺谩清悟世宠黍稷疏林淑湫嘶唧私谊陶坯縚线桃竹天险脱去稌黍围岩握素披黄五时鸡无支奇线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