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强横不法之人。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游手》:“浩穰之区,人物盛伙。游手奸黠,实繁有徒……以至顽徒如 拦街虎 、 九条龙 之徒,尤为市井之害。”
(2).愚妄的徒弟。《西游记》第八八回:“顽徒虽是貌丑,却都心良。” 明 李日华 《南西厢记·目成清醮》:“贫僧的顽徒有个母舅,是个饱学秀才。”
“顽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武林旧事》《西游记》原文或现代汉语词典。
顽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固执、顽固不化、难以教育或改变的性格特征。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不听劝告、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的人。
顽徒的拆分部首是页,总部首的意思是指汉字的偏旁部首,有时候可以通过部首来猜测和研究字义。顽徒的笔画数是13画,指的是书写这个字所需要的笔画的数量。
顽徒的来源比较晚,最早出现在明代的《正字通》中作为一个词语出现。繁体字是「頑徒」,繁体字的书写结构比简体字更加复杂一些。
在古时候,顽徒是以繁体字「頑徒」的形式出现的。在古代中国的字典和文献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个词的各种变体形式。
1. 这个顽徒就是不听你的劝告,一意孤行。
2. 他是个顽徒,从不相信别人的话。
3. 那个顽徒在团队中不合作,总是自己为所欲为。
1. 顽徒行径
2. 老顽徒
3. 顽徒性格
4. 顽徒态度
1. 固执不化
2. 执拗
3. 顽固
1. 柔软
2. 顺服
3. 顺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