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万牲园的意思、万牲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万牲园的解释

园名。在 北京 西直门 外,原为皇家的 三贝子花园 ,1906年改建为“万牲园”,园内有动物供人参观,解放后,改为北京动物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万牲园是中国近代首个以展示活体动物为主的公共园林,其名称源于古代汉语中"万"表数量庞大、"牲"指代家畜与动物的组合。该园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由农工商部侍郎唐文治奏请设立,选址北京西直门外乐善园旧址,占地面积约10公顷,最初主要豢养南洋大臣端方自德国采购的狮、虎、斑马等珍禽异兽。

根据《北京志·动物园志》记载,万牲园得名包含双重含义:其一指代园内汇集寰宇奇兽的规模特征,其二暗合《周礼》"以牲邦国"的礼制思想,体现清廷"师夷长技"的改良意图。1908年正式开放时,慈禧太后亲赐"万牲园"匾额,使其成为兼具动物展览与农事试验功能的官办机构。

在建筑规制方面,万牲园开创性地融合了西方动物园管理模式与中式园林营造技艺。据《中国园林史》考证,园内划分为兽亭、鸟室、水禽池等功能区,采用铁栅栏与玻璃温室等新型材料,同时保留传统亭榭景观,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这种创新模式对民国时期各地公园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时代变迁,万牲园历经多次改制:1912年更名为"中央农事试验场",1929年归属北平特别市政府管理,1955年正式定名为"北京动物园"。现今园内仍完整保存着畅观楼、豳风堂等清代建筑遗存,其中畅观楼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见证着中国近代动物园发展史。

网络扩展解释

万牲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近代公共动物园,现为北京动物园的前身。以下是其详细解释及相关背景:

一、词源与定义

“万牲园”由“万”(众多)、“牲”(牲畜/动物)、“园”(场所)组成,意为汇集多种动物的场所。其名称源于1906年清政府将北京西直门外的三贝子花园改建为动物园,以“万牲”强调动物种类繁多。

二、历史沿革

  1. 筹建背景
    1905年,清政府派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受西方公共文化设施启发,提议建设动物园。同时,慈禧太后因观看德国马戏团表演后产生兴趣,推动筹建。

  2. 建立与开放
    1906年,清廷以农事试验场名义选址三贝子花园,并耗银3万两从德国购回59笼珍稀动物。1907年7月正式开放,成为中国首个对公众售票的动物园,门票成人8铜元、孩童半价。

  3. 重要事件

    • 慈禧与光绪曾两次游览,慈禧去世前一个月(1908年10月)还曾到访。
    • 抗战期间,日军勒令毒杀园内大部分动物,导致动物数量锐减。

三、特色与意义

四、后续演变

万牲园不仅是近代中国公共文化设施的里程碑,也见证了清末改革尝试与历史变迁。其名称虽已更替,但作为北京动物园的前身,至今仍承载着重要的文化记忆。

别人正在浏览...

闇质鼇山悲端边险茶户城市网络笞法吃辛吃苦踹践初会打酱油挏乳度化芳洲弗啻贡金宫乐钩膺果报宏放后备兵皇极门秽恶浑厚昏然击溃镜发经解精爽鵾絃厘定南洋公学驽驾袍段偏从墙倒众人推青工晴昊侵降穷闺颀晳濡须桑间之音杀哀石砾试练豕突水害书淫痛辱吐华退气尾数污腻小报告嚣会小经纪邪不干正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