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钩膺的意思、钩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钩膺的解释

马颔及胸上的革带,下垂缨饰。《诗·小雅·采芑》:“簟茀鱼服,鉤膺鞗革。” 毛 传:“鉤膺,樊缨也。” 马瑞辰 通释:“《周官·巾车》:‘玉路,鍚樊缨。金路,鉤樊缨。’樊缨为五路所同,而言‘鍚’言‘鉤’各异,则鉤与樊缨不得为一。盖鍚当面,最上;鉤当頷,次之;樊缨当胷,又次之。”《文选·张衡<东京赋>》:“方釳左纛,鉤膺玉瓖。” 薛综 注:“鉤膺,当胸也。” 唐 刘禹锡 《伤我马词》:“烈火之具举,鉤膺之叠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钩膺”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

  1. 本义(古代马具)
    指古代马匹胸前的革带装饰,下垂有缨络。该词源自《诗经·小雅·采芑》:“簟茀鱼服,钩膺鞗革。”,其中“钩膺”被毛传注释为“樊缨”,即马颔至胸部的华丽革带,属于古代车马仪仗的组成部分,常见于贵族车驾。

  2. 引申义(成语比喻)
    少数文献中提到“钩膺”作为成语,比喻悲痛到极点或深切悔恨。此用法源于古人以手钩胸的动作表达内心痛苦,但需注意此解释较少见于权威古籍,可能为现代引申或特定语境下的用法。

建议结合语境判断:在阅读古典文献(如《诗经》)时,通常取马具本义;若现代文本中强调情感,则可能是比喻义,但需谨慎考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钩膺

钩膺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内心悔恨、痛苦的程度之深。

拆分部首和笔画

钩膺的部首是钩(钅)和膺(月),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钩膺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蓼莪》中,出自“蓼莪生贞白,蔽芾食其薇。蔽芾之薇,匪躬之钩膺。”这首古诗,意为草地上长出美丽的白色莴苣,遮盖了蔓延的野草。这里的钩膺指的是抚胸而叹息、悔恨萦绕心头的情感。

繁体

钩膺的繁体字为「鈎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钩膺的写法与现在相似,只是在结构上稍微有些差异。

例句

他做出了这个错误的决定,一时钩膺难平。

组词

钩心斗角、膺惩、膺品、膺选。

近义词

咂脸、自责、悔恨。

反义词

无悔、宽心。

别人正在浏览...

爱款败火败仗包山租冰瓯鼻青额肿不落成美持刺瘳减黜冢从允存储擣蒜钓轮断念对不上放飞丰渥斧子广术贯知鬼皮会逮悔口瑚琏之器骄竖笳音极微激涌淩迸路絶人稀慢心门隙面尽面面俱圆奶娘旗的亲祠容赦讪詈扇舆省民射人石骨十裂时学甩笔头子谭延天弢同父同壤吞声饮气外侨畏凛无寐夏虫语冰小康型消费心荡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