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块和沙砾。《淮南子·精神训》:“是故视珍寳珠玉犹石砾也。” 唐 康骈 《剧谈录·御史滩》:“ 河南府 伊甸县 前临大溪,每僚佐有入臺者,即水中先有水滩涨出,石砾金沙,澄澈可爱。”
石砾是汉语中表示细小碎石块的复合名词,以下从词典释义、字源构成及用法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碎石块
指体积较小的碎石或砂砾,多由岩石风化或机械破碎形成,粒径通常大于砂粒(2毫米),小于卵石(约60毫米)。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7年
《现代汉语词典》在线版(注:此为商务印书馆官方介绍页)
地质学范畴
在地质学中归类为松散沉积物,常分布于河床、山麓或海岸带,与“砾石”为同义词,但“石砾”更侧重零散状态。
来源:《地理学名词》(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7年
两字叠用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强化“细小碎石”的语义。
来源:《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
常见于地理、文学文本,如:“溪流中布满了灰白色的石砾。”
指代建筑材料中的粗骨料,如混凝土配料中的“石砾混合层”。
来源:《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以下资源: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及学科规范,释义与用法均有文献依据。
“石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石砾(拼音:shí lì)指石块和沙砾的组合,通常指体积较小的碎石或砂石混合物。该词在古汉语中已有记载,例如《淮南子·精神训》提到“视珍宝珠玉犹石砾也”,强调其与贵重物品的对比。
字面含义
指自然形成的碎石、砂石等颗粒状物质,常见于河滩、山地等地质环境中。例如唐代康骈《剧谈录》描述“石砾金沙,澄澈可爱”,描绘了砂石与金沙混合的清澈景象。
引申含义
在特定语境下,可比喻琐碎、不重要的事物或问题。例如形容繁杂事务时,用“石砾”暗指其微不足道的特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出处或扩展用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解析。
百不一遇白茶跋陟祊田徧循表面活性剂熛至不臣不钉对摛辞垂青带子大桀小桀殚力道古动画影片斗嘴咄嗟便办恶有恶报燔烈法天分事纷至沓来府曹甘陵部国庆节合匏秽溷简单化浆水不交假涂警标灸晒剧读絶叫困约凉飔亮直理功林泉计龙湫茶眇眇忽忽秘本灭族墨刑辟治傔力秦弓区士鋭笔闪颤甚么实话实说受形疏讫头佬王魏帷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