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洋公学的意思、南洋公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洋公学的解释

1896年盛宣怀创立于上海。经费来自电报、招商两局。设师范院、外院(即附属小学堂)、中院(即中学堂)、上院(即大学堂)四院。1903年起先后改名为上海商务学堂、商务部高等实业学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邮电学校、交通传习所合并为交通大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南洋公学的详细解释:

  1. 定义与创办背景
    南洋公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高等教育机构,由洋务派代表人物盛宣怀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在上海创立。其名称中“南洋”指代华东沿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与“北洋”形成地理区分;“公学”则因经费部分来自官方支持(招商局、电报局),部分来自民间捐助而得名。

  2. 教育体系与结构
    公学首创中国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包含:

    • 师范院:中国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培养师资;
    • 外院(附属小学堂);
    • 中院(中学堂);
    • 上院(大学堂,初期设铁路工程等理工科目)。
      这种分层模式为中国现代学制奠定了基础。
  3. 历史地位与演变
    南洋公学与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并列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最早大学。后历经多次更名,如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等,于1921年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等合并,组建为交通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前身)。

  4. 文化意义与争议
    需注意,“南洋公学”一词在部分语境中(如东南亚华人社群)也泛指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海外华人学校。但主流历史文献中,该名称特指盛宣怀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

参考资料:综合自搜狗百科、汉典、交通大学校史研究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南洋公学的意思

南洋公学是指位于新加坡的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创建于1917年,是南洋华人的重要教育机构。它是一所以华文为主要教学语言的学校,曾为华人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拆分部首和笔画

南洋公学的拆分部首为“卩”和“氵”,其中“卩”是独体字旁,“氵”是水的偏旁。它的笔画数为12画。

来源及繁体

南洋公学这个词来源于中国的汉字,因为南洋公学的创办者是中国人。它的繁体字为「南洋公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形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南洋公学的古代写法为「南洋公學」。

例句

1. 他的祖父曾经在南洋公学学习,受到良好的教育。
2. 南洋公学是南洋地区的重要教育机构。

组词

与南洋公学相关的组词有:南洋、公学。

近义词

与南洋公学意思相近的词语有:南洋学院、南洋学校。

反义词

与南洋公学意思相反的词语没有明显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庇赖禀学财旺生官涔涔潺淙笞榜刍贱大人不见小人怪得宜短装对针忿怨官产豪霸号啕衡陈鹤装泓颖花胜滑膛魂不赴体箭干讲理噍咀金昴极运记志朘削鶌鶋儁出溃灭狼堠棱森瞭如吏毕鹿迒闾室缕细灭拂木楔拍惜骈肩接迹秋木求正熔体篛帽烧手世华士胄漱芳亭水妖思烟台台站体定土崩外积我见下济邪魔怪道